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通信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移动(600941)、中国电(601728)、中国联通(600050)、中兴通讯(000063)、烽火通信(600498)、中天科技(600522)、亨通光电(600487)、富通信息(000836)、通鼎互联(300004)、特发信息(000070)等。
本文核心内容:通信产业市场规模、通信产业发展现状、通信产业竞争格局、通信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行业概况
1、定义
通信是指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本文中,前瞻对通信产业的定义为:由从事通信设备和系统及相关的配套设备、专用零部件的研究、生产、开发的企业,以及电信运营服务商和光通信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2、产业链剖析
通信产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如集成芯片、电阻、电容、晶振、LCD屏、印刷电路板)、塑胶与五金结构件制造业(如塑胶、铝合金、五金插接件、机柜及其它结构件)和通信设备部件制造业(如收发器、交换机、天线、分路器、合路器等)。目前这一领域领先的企业有欣天科技、实达集团、灿勤科技和创远仪器等;
作为产品原材料供应商,电子元器件、塑胶与五金结构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部件)对通信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采购成本上。而通信产业仅作为IT产业的一小部分对上游原材料影响相对有限。
通信产业的中游为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分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信运营服务以及通信行业三个细分市场;其中,通信设备业主要由三个专业领域构成:核心网设备、网络覆盖设备和终端用户设备,该领域目前的代表企业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小米集团等;电信运营服务方面,我国目前的电信运营服务市场呈三大电信运营商寡头垄断竞争;光通信是采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质来实现用户信息传送的通信技术的总称,具体包括用于运营商电信网络和企业级数通建设所需的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模块、光主设备等光通信产品,以及光网络的规划、建设和优化等网络服务,其中代表企业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亨通光电、富通信息、中天科技和通鼎互联等。
通信产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以及工商业等行业,这些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业政策直接影响产业的经营效益和持续发展。同时,通信产业也能更大程度地促进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下游行业的生产效率,具体产业链布局如下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目前,我国通信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通信行业建设相较于西方国家整体起步较晚。1949年,我国的电话普及率不到005%,全国的电话总用户数只有26万。电话交换机主要以人工交换机为主,步进制交换机为辅。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正式成立,统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政和电信业务;1987年11月,中国的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在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开通并正式商用;经过近32年的发展,我国经历了由1G网络向4G网络过渡的发展历程;至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通信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5G网络建设、终端IPv6升级改造、“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建设等内容;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通信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适当发展”到“提高服务水平和确保信息安全”再到“积极推进发展”的变化。2018年以来影响通信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规划包括:
行业发展现状
1、电信业务收入和发展质量平稳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通信行业保持稳中向好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稳步提升,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0%。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较快增长,完成1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78%。
2、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4-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根据工信部,2020年,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则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初步估计达39729亿元。
2016-2020年,全国通信设备零售营业收入呈波动递增趋势,年复合增长率201%;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全国通信设备零售营业收入达13635亿元,同比增长078%。面对激烈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新一轮通信技术的变革,我国通信设备产业在保持已有产品集成创新和低成本研发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亟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加强产业的横向协作和纵向整合,以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注:截至2021年2月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2021年中国通信设备零售营业收入规模。
3、手机用户数量分析
2013-2021年中国电话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变动,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加量明显。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4755万户,总数达到1824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全年净增4875万户,普及率为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
4、手机出货量分析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手机出货量连续五年承压。2021年全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351亿部,同比增长139%,为近六年来手机出货量首次正向增长;其中,5G手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增长635%。
5、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网民数量全球最多
中国互联网网络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升级加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总体规模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左右。“十三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从688亿增长至989亿,五年增长了437%。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6、移动电话基站总数逐年递增,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
根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我国已开通5G基站数量全球排名第一,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北京市电信业务总量最多
由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基数较大,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较大,目前我国电信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电信业务总量全国最多,为32511亿元;进入前十的城市还包括广州、深圳、重庆、上海、成都、郑州、武汉、佛山和南京。但是可以看到,这些城市的电信业务总量梯级分布较明显,如排名第十的南京电信业务总量为10590亿元,与北京市的电信业务总量相差21921亿元。
注:截至2022年2月各省份基本均未发布2021年电信业务总量数据,且2021年最新月度数据公布不一致,故此处以各省市2020年数据为标准进行对比;浙江省统计局未单独公布各市2020年电信业务总量。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务发展较快,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
(1)电信运营服务:中国移动独占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
目前,中国电信运营行业三大龙头企业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20年,按营业收入计,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52%,27%和21%,中国移动独占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
(2)通信设备制造:华为市场份额暴跌,vivo、OPPO、小米等品牌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排名前六的厂商依次是华为、vivo、OPPO、荣耀、小米、苹果;其中,只有苹果公司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反观2021年第三季度,华为市场份额从去年的30%暴跌至8%,同比跌幅近74%,市场份额在中国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排行榜中被归为“其他”类别中。除此以外vivo、OPPO、小米、苹果四大品牌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vivo凭借23%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OPPO则凭借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而荣耀手机居于第三,小米和苹果的市场份额也分别增至14%和13%,居于榜单第四、五位。
(3)光通信产业: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着主要份额
当前,我国光纤光缆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着主要份额,这些企业主要包括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特发信息、通鼎互联、鑫茂科技、永鼎股份、通光线缆等。
通过网络电信信息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球|中国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数据显示,在全球光纤光缆榜单中,1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长飞以914%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中天科技以828%的市场份额居于第三,亨通以79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富通以74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七,烽火通信以64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九。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建设继续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高速推进
近年来,通信业呈现出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发展趋势,技术和业务变革融合速度日益加快,涉及领域不断延展,渗透程度越来越深,为行业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系统部署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推进网络提速提质,着力强化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建立完善新型行业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行业抗击风险的能力水平,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一方面进一步凸显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功能和定位:是构建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方面的有关要求:一是《规划》全面对接国家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相关规划体系,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设定6大类20个量化发展目标;二是《规划》确定了五个方面26项发展重点和21项重点工程,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的重点任务,并通过增加工程数量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地实施的重点和抓手。
《规划》适应信息通信行业内涵扩大和结构变迁的新情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内容上呈现以下亮点:
2、“十四五”通信产业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显著提高,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整体来看,未来我国通信行业将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与算力设施服务以及网络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81亿,使用率为822%,用户规模较2017年底增加4176万,增长率为65%。手机搜索用户规模达654亿,使用率为800%,用户规模较2017年底增加2998万,增长率为48%。
搜索引擎用户规模
从中国互联网应用的使用情况来看,搜索引擎的使用在互联网的应用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搜索引擎的营收在互联网行业也占据着榜首的地位。主流搜索引擎利用平台入口优势,通过连接新闻、短视频等内容,推出信息流产品,以持续提升用户使用黏性。信息流广告为搜索引擎收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正在成为业务收入的重要部分。
搜索/手机搜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搜索引擎
小编w不管是做网站优化,还是做程序员,只要是每个互联网人都接触的是搜索引擎了,那么对各大搜索引擎的不熟悉,就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限。今天小编以时间为顺序来介绍各大搜索引擎的公司与历史由来!
1、雅虎搜索
1994年由杨致远创立第一代搜索引擎——雅虎,人们在通常使用浏览列表查找网站,这些网站都被归入各类主题中。
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Jerry Yang)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立即意识到,他们需要给自己的浏览列表找个更好的名字,而非“杰瑞与大卫的万维网引导”。他们想到了Yahoo!,“又一个层次化的、非正式的预言”(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的缩写。
雅虎迅速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帮助你定位任何信息或服务,而非通过关键词帮你寻找任何匹配的网页。这种区别很关键,因为正是这一区别,导致后来雅虎作为搜索资源而衰落,并直接导致2014年雅虎宣布关闭Yahoo Directory。
如果我告诉你yahoo的原意是“乡巴佬”,你会有什么感想呢?
2 谷歌搜索
1998年由两位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创立的谷歌搜索引擎,几年期间发展为目前规模最大的。谷歌每天需要处理2亿次搜索请求,数据库存有30亿个WEB文件。
谷歌搜索引擎拥有网站、图像、新闻组和目录服务四个功能模块,提供常规搜索和高级搜索两种功能。
Google搜索引擎名字由来:当时安德森和佩奇坐在办公室,试图想出一个好名字和海量数据索引有关的名字。安德森说到了“googolplex”一词(意思是1后面有10的100次 方各0),而佩奇就提到了这个词的缩略版“googol”(即1后面100个0)。当时安德森正坐在电脑前面,就在互联网域名注册数据库里面搜索了一下, 看看这个新想出来的名字是有没有被注册和使用。安德森犯了个拼写错误,他在搜索中把这个词打成了“googlecom”,他发现这个域名可以使用。
谷歌搜索
3、百度搜索
2000年1月由李彦宏、徐勇两人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
李彦宏在1999年从硅谷回国创业,这个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网络技术型公司,“百度”两个字取自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熊掌”图标的想法来源于“猎人巡迹熊爪”的刺激,与李博士的“分析搜索技术”非常相似,从而构成百度的搜索概念。也便成于百度的百标形象,百度熊也便成了百度公司的形象物。
李彦宏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网络世界如日中天的时候,逆风飞扬,回到中国来搞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成就他的不凡梦想。
百度搜索
4、中搜搜索
作为中国搜索引擎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现已发展成为基于第三代搜索的移动云服务平台。2013年11月8日,中搜成功挂牌新三板。2014年成立公司,正式上线中搜搜索,是很早就做搜索引擎。
中搜是中国国内领先的第三代搜索引擎服务及技术应用提供商。依托第三代搜索引擎和个性化微件,实现了人类知识和搜索技术的融合,通过两大WEB站点、移动APP、云服务平台等载体为网民及企业提供全新的第三代搜索引擎体验。
中搜sou'suo
5、搜狗搜索
搜狗是搜狐公司的旗下子公司,于2004年8月3日推出,目的是增强搜狐网的搜索技能,搜狗搜索引擎是搜狐公司强力打造的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
2010年8月9日搜狐与阿里巴巴宣布将分拆搜狗成立独立公司,引入战略投资,注资后的搜狗有望成为仅次于百度的中文搜索工具。
2013年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这使得腾讯在搜狗中有较高的利益和发言权才利用自己的渠道大力推广。
搜狗sou'suo
6、腾讯搜搜
腾讯的搜索引擎是SOSO。
SOSO发展历史:
1 2006年3月正式发布并开始运营。
2 2009年9月3日,SOSO搜索结果页面已经去掉“以下结果由Google提供”字样,改用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
3 2013年,SOSO搜索结果页面已经出现“腾讯效果推广”字样,正在步入商业化。
腾讯搜索引擎误区:腾讯大力推广搜狗,很多人误认为搜狗是腾讯的,其实不然。
搜狗搜索引擎是搜狐公司强力打造的第三代互动式搜索引擎,2013年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这使得腾讯在搜狗中有较高的利益和发言权才利用自己的渠道大力推广。
腾讯搜搜sou'suo'yin'q
7、有道搜索
2007年7月1日,网易正式将默认搜索引擎So163com内核更换为其自主研发的有道搜索,这意味着百度、谷歌、新浪、搜狗、腾讯的搜索引擎之争,加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此前网易主站的网页搜索服务是由Google提供的。网易CEO丁磊认为,正式启用独立研发的“有道”搜索内核,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了网易的搜索引擎技术进一步成熟。
1990年11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顶级域名CN 完成注册,钱天白任行政联络员。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 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与CNNIC签约并管理二级域名educn。
1997年6月3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组建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同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成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
1997年10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共有上网用户数62万,CN 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WWW 站点约1500个。
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其中规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互联网络地址、域名、网络资源目录管理和有关的信息服务。
1998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上网用户数210万,CN 下注册的域名18396个,WWW 站点约5300个。
1999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上网用户数约890万,CN 下注册的域名48695个,WWW 站点约15153个。
2000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钱华林研究员全票当选亚太地区顶级域名组织(APTLD)理事会主席。
2000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上网用户数约2250万,CN 下注册的域名122099个,WWW 站点约265405个。
2001年7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1年7月24日起施行。
2001年11月,中国科协副主席、CNNIC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启恒院士被聘任为ICANN多语种域名委员会委员。
2001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共有上网用户数约3370万,CN 下注册的域名127319个,WWW 站点约277100个。
2002年3月14日,信息产业部第9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自2002年9月30日起施行。
2002年9月16日,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授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行使域名注册管理机构职责的通知》,授权CNNIC为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和中文域名体系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
2002年9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认证办法》等文件。
2002年11月22日,信息产业部公布《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系统的公告》。
2002年12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域名注册管理机构不再面向用户受理域名注册申请,该服务改由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承担。这是中国自1990年设立CN 域名以来,域名注册服务体系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2002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9403万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179万个,全国网站数为3716万个。
2003年3月17日,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 下正式开放二级域名注册,用户可以在顶级域名CN下直接注册二级域名,这是我国自有域名体系以来一次重大变化。
2003年12 月31 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1187380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340040个,全国网站数为595550个。
2004年11月5日,信息产业部发布第30号部令,公布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新办法自2004年12月20日起施行。
2004年12月23日,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 服务器的IPv6地址成功登录到全球域名根服务器,标志着CN 域名服务器接入IPv6网络,支持IPv6网络用户的CN 域名解析,这表明我国国家域名系统进入下一代互联网。
2004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1852300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432077个,全国网站数为668900个。
2005年2月8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根据此办法,信息产业部会同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互联网站集中备案工作。备案工作将建立ICP 备案信息、IP 地址使用信息、域名信息三个基础数据库,为加强互联网管理奠定基础。
2005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2592410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1096924个,全国网站数为694200个。这是我国CN 国家域名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在所有亚洲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的注册量中位居第一,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中位居第六。
2006年2月6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信息产业部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的公告》,对现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体系进行了局部调整,在顶级域名CN 下增设了MIL类别域。
2006年6月13日, CNNIC 部署的国家域名五个顶级节点正式取代原有节点,为全球网民服务。这是对全国网络用户的网上应用做了安全、有力、可靠的支撑,也提升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性能。
2006年12月5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CN 域名应用调查报告》显示,20个主流行业中,领先企业应用CN 域名的比例高达815%;国内500 强应用比例也高达812%,CN 域名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习惯性主流应用。
2006年12月10日,第29届奥运会官方网站正式启用beijing2008cn为主域名,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主办国的国别域名作为奥运会官方网站的主域名。
2006年12月14日,中国网通集团与美国威瑞信(VeriSign)公司达成协议,正式开通域名根服务器中国镜像站点。至此,中国已开通3个域名根服务器镜像站点。
2006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4109020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1803393个,全国网站数为843000个。
2007年3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启动“CN 域名一元体验活动暨国家域名腾飞行动”,旨在推动CN 域名全民应用,实现国家域名腾飞。
2007年6月30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9179439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6149851个,这是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cTLD)首次大幅超过我国通用顶级域名(gTLD),CN 域名成为我国的主流域名。
2007年7月24日,由万网、中企动力、新网、广东互易、厦门中资源和铭万公司六家注册服务机构发起,40多家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日前在京联合签署了《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行业自律公约》。
2007年9月,我国CN 域名的平均日解析量达到8亿次。
2007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11931万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9002万个,全国网站数为1504万个。
2008年5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出“呼吁捐献抗震救灾国家CN 域名的倡议”,呼吁国家CN 域名的注册者将手中和抗震救灾相关的CN 域名捐献出来供抗震救灾网站使用。截至6月10日共计接受了250多批、近700个捐赠的国家域名,其中18个域名已被开通用作抗震救灾专题网站。
2008年7月18日, CNNIC 牵头成立“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 建立停止钓鱼网站CN 域名解析的快速解决机制,构建可信网络。
2008年7月22日,我国CN 域名注册量以12188万个全面超过德国de域名,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顶级域名。
2008年8月15日,CNNIC 公布首次“互联网地址服务机构信誉度评级”活动结果,36家CN 域名地址服务机构荣获“星级标志”。
2008年12月31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域名数为16826198个,其中CN 下注册的域名13572326个,全国网站数为2878053个。
2009年1月7日,CNNIC公布2008年度“互联网地址服务机构信誉度评级”活动结果,共有40家CN域名地址服务机构荣获“星级标志”。
2009年6月4日,CNNIC在京举办“中国首届域名大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域名产业报告》,这是第一份系统研究我国域名产业状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域名相关产业规模超过42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
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338亿)、宽带网民数(32亿)、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1296万)三项指标仍然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
网络规模稳居世界首位 普及率持续稳步增长
CNNIC《报告》显示,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宽带网民规模增长迅猛,互联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较2008年底上升了37个百分点。
与网民规模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
手机网民半年增三成 3G市场容量存较大d性
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乡村地区手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也推动了这一群体手机上网使用比例的上升。
依据调查,在已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有28%的人表示未来会使用3G手机上网,396%的人对未来是否使用手机上网态度不明确。而在未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148%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可能使用手机上网,而在这部分人中,又有49%表示会使用3G手机上网。这也表明,3G未来市场容量存在较大d性,需要各运营商着力开发。
娱乐应用平稳发展 商务应用逆势上扬
CNNIC《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较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猛,半年内增长了10%,使用率下降19个百分点。
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不过交易类网络应用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
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日增 可信网络成未来趋势
CNNIC《报告》指出,半年内有195亿网民上网时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1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网络安全隐患使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下降,仅有292%的网民认为网上交易是安全的,这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日趋完善,用户网龄的逐渐增长,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应用已经从生活娱乐逐步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网民对网络信任和安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如何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可用”的基础之上,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较2020年12月增长了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我国超10亿的网民上网都在做什么?互联网技术给人们衣食住行及社会转型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影响?
数字社会新形态持续升级2021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应用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与2020年12月相比,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着,增长率均在10%以上;在基础应用类应用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分别增长33%、23%;在商务交易类应用中,在线旅行预订、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分别增长70%、38%;网络娱乐类应用中,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均增长了3%以上。
“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构建起数字社会的新形态——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从网购、外卖用户规模看,人们的购物方式、餐饮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便利民众。”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说。
其中,不同年龄段在应用使用上呈现不同特点。比如,20至29岁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应用的使用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30至39岁网民对网络新闻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10至19岁网民对在线教育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以生鲜、药品为代表的即时配送业务飞速发展,与餐饮外卖共同助力惠民生、稳经济。各类非餐饮外卖业务占比正在不断扩大,外卖行业覆盖内容不断丰富。
适老化服务日益完善近年来,“银发一族”网民占比显着增长。《报告》提到,截至2021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较2020年6月增长52个百分点。
2020年以来,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及特殊群体的无障碍普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优先推动115家网站、43个App进行适老化改造,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互联网企业及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响应,加快解决老年人无健康码出行难、不会 *** 作就医难等问题。健康码适老化相关功能已覆盖全国至少3000万老年群体,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在地图、新闻等应用中开通针对残疾人群的无障碍功能。
此外,医疗养老健康服务成为新热点。老年健康服务成为互联网平台在医疗领域切入的重点方向,智能设备也成为智能化养老领域发展的新突破口。
数字新基建基础不断high实“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信息通信业乘势而上,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还将持续聚焦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推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报告》指出,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94%,固定宽带端到端用户体验速度达512Mbps,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
另外,我国5G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其中,已纍计开通961万个5G基站,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38%,居全球首位;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9000个,5G正快速融入各行各业。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一)我国互联网络的基本情况
今年是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的第二个10年的起始年(1994年4月,国际上正式承认我国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也正是在今年,我国的网民总数突破了1亿大关,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今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4%; 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网民总数的一半,同时也首次超过了拨号上网的人数,达到5300万人。至今年7月,全球网民达938亿,其中亚洲占323亿,北美占223亿。目前,我国网民总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IP地址近几年快速增长,总数达到6830万个,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四。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456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6%; 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和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依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我国互联网网站总数达到677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81%。我国互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826G,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24倍,增长非常迅速。该报告的热点数据分析还表明,我国网上购物人数达到2000万人。网上支付的比例增长至近半数,网上购物者半年内累计购物金额达到100亿元,半年内仅通过网络购买手机就达300万部以上。
103亿网民、6830万个IP地址、4560万台上网计算机、677万个网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它们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个巨大的、几乎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巨大市场,这个市场的潜力无比巨大,蕴涵的能量无比巨大; 它决不会止步于眼前这些数据,决不会止步于2000万购物大军和半年100亿元的购买能力,更不会仅仅止步于网上购物; 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力已经凸显。任何一件小事情,放到网上去,都有可能变成大事件; 没有任何一个传播媒介拥有如此众多且持续快速增长的交互式的受众群。
(二)中国互联网络的应用状况
我国103亿网民 *** 纵着4560万台上网计算机,通过677万个乃至境外更多的网站做些什么呢?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依次为:
1 将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最多,达到379%。近年来,以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稳步上升,并且在今年的调查中首次超过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比例。
2 将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居其次,达到378%。一直以来,以获取信息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最大,但其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
3 将学习与知识浏览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的网民所占比例居第三,达到103%。这部分网民的比例比前半年略有增加。
相形之下,网民以学术研究、商务活动为主要目的的应用较少。其中,学术研究占14%,获得各种免费资源(如个人空间主页、下载免费资源等)占13%,网上金融占10%,网上购物与售物占01%,其它商务活动占01%。
(三)中国互联网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互联网络已经发展11年了,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的进展,但是我国的互联网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网络的普及率问题
我国网民、上网计算机和网站的绝对数量虽然很庞大,但是同我国更为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较,显然网络的人口普及率还远远不够,网民数量还不到我国人口的8%; 仅及全世界网络人口平均普及率146%的一半。如果考虑到地域差异和城乡差距,我国互联网普及工作的难度还相当大。
2 网络的信息资源问题
我国互联网络的内容还不能满足广大中国网民以至于更为广大的全球汉语网民和愿与中国友好交流的外籍网民的需要。据调查,全球使用汉语的网民占网民总量的137%,而我国境内开发的中文网页约64亿个(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统计),仅占全部网页总量不到2%。这里只是讲数量,如考虑质量,与需求相比差距可能还要大。
3 网络的应用问题
目前,我国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大多数是休闲娱乐和获取信息。尽管我国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做了很大的投入,但我国互联网尚未成为商务活动和接受公共服务(包括政府服务、教育、医疗保健等)的平台,反映了网络应用还不够成熟。
4 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络安全性日益恶化,成为网络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以病毒、木马、僵尸网络、间谍软件等为代表的恶意代码,拒绝服务攻击、网络仿冒、垃圾邮件等安全事件仍十分猖獗。每天会出现数以十万计的僵尸程序; 成千上万网络主机被植入木马; 垃圾邮件成为网络公害。网络的安全以及对不良信息内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上述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互联网事业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互联网络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的互联网络挑战与机遇同在,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发展的方向。
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方向
(一) 关于网络技术方面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讲,新一代互联网将会发展IPV6和在网络上支持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些技术,包括P2P网络技术、互联网和无线宽带的融合、互联网和一些传感器的结合,再加上以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展示技术为核心的内容技术的发展,这几个趋势将会在未来5年或5年多一点的时间内成为互联网络技术的主流,将会大幅度改变网络的面貌。
(二)关于网络应用方面的发展
从应用层面讲,我国的互联网络应该逐步从现在的发电子邮件、看新闻、玩游戏——以个人生活消费为主的初级阶段走出来,提高我们的应用层次。互联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成为经济的助推器; 作为电子政务平台,成为公共服务的窗口; 作为个人终生学习平台,成为获取知识的宝库,三者逐步齐头并进。目前,我国这三个方面的应用都还比较薄弱。这三个方面的成熟应用将是互联网络应用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互联网络应用的主流。当然,作为个人生活消费、休闲娱乐包括
网络游戏等内容,还会是互联网络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应用。
我国的互联网络应该使广大网民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在沿海,还是在内地,都能够真正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娱乐上受益; 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在互联网络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关于网络治理
互联网络发展的原发性是它能够提供给人们自由交流的空间,提供给人们自由地几乎是无限制地信息沟通的渠道,它完全是开放的。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看到这种理念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被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利益集团或个人所利用,因此它的负面效应就越来越凸显。怎样在保持互联网络促进人们自由交流和沟通的长处的前提下,做到有序、有效的管理 这是互联网络治理要研究的课题。
互联网络的治理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要扬长避短,发挥它有利的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互联网络治理是一个新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安全问题; 第二要解决运营管理问题; 第三是对所有网上的信息发布和信息利用者,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可管理的自律,同时又要保持和发挥他们利用互联网络平台自由沟通、自由交流信息的精神。要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这是互联网络治理的目标。
我国互联网络域名、地址数量、网站数量和带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水平。近两年来宽带用户数量、IP地址数量、CN域名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互联网络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互联网络基础资源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互联网络应用向深度和广度迈进,而1亿网民的多元化互联网络应用又引发了对基础资源的强大需求,二者相辅相承将推动着我国互联网络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地努力,我国的互联网络必将在网民数量上有大的发展,在内容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在应用领域日趋成熟,使安全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在我国互联网新的10年里,互联网将会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自己看吧很多,发不出来
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首次突破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随着中国网络覆盖范围显著扩大、连接速度不断提升、使用费用持续降低,互联网与各产业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从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形成了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惯例。这份最新发布的报告说,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以上中国居民的数量首次突破8亿,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介绍说:“上半年,我国网民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互联网在交通、环保、金融、医疗、家电等行业持续渗透。其次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村示范,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在乡村不断普及,也进一步缩短了乡村和互联网的距离。”
这份报告还说,当前中国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互联网理财使用率由去年末的16.7%提升至今年6月的21%,互联网理财用户半年增长率高达三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