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封装关系是什么?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封装关系是什么?,第1张

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分组、帧

协议数据单元,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传输层的 PDU是数据段,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报文。

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frame)。

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

扩展资料

数据链路层属于计算机网络的低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通道主要由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

从整个互联网范围来看的话,互联网仍然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范围。

1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及这两种信道所使用的协议(PPP,以及CSMA、CD协议)特点。

2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作用: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4适配器、转发器、集线器、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用场合。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报以及数据段

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传输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具有多种格式,常用的信息格式包括帧、数据包、数据报、段、消息、元素和数据单元。

信息交换发生在对等OSI层之间,在源端机中每一层把控制信息附加到数据中,而目的机器的每一层则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从数据中移去控制信息,下面是各信息单元的说明:

数据帧(Frame):是一种信息单位,它的起始点和目的点都是数据链路层。

数据包(Packet):也是一种信息单位,它的起始和目的地是网络层。

数据报(Datagram):通常是指起始点和目的地都使用无连接网络服务的的网络层的信息单元。

段(Segment):通常是指起始点和目的地都是传输层的信息单元。

消息(message):是指起始点和目的地都在网络层以上(经常在应用层)的信息单元。

元素(cell)是一种固定长度的信息,它的起始点和目的地都是数据链路层。

元素通常用于异步传输模式(ATM)和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网络等交换环境。

数据单元(data unit)指许多信息单元。常用的数据单元有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数据单元(PDU)。

SDU是在同一机器上的两层之间传送信息。PDU是发送机器上每层的信息发送到接收机器上的相应层(同等层间交流用的)。

Packet(数据包):封装的基本单元,它穿越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分解面。通常一个Packet映射成一个Frame,但也有例外:即当数据链路层执行拆分或将几个Packet合成一个Frame的时候。

数据链路层的PDU叫做Frame(帧);

网络层的PDU叫做Packet(数据包);

TCP的叫做Segment(数据段);

UDP的叫做Datagram。(数据报)——在网络层中的传输单元(例如IP)。一个Datagram可能被封装成一个或几个Packets,在数据链路层中传输

帧和数据包都是数据的传输形式。帧,工作在二层,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数据帧,包含数据包,并且增加相应MAC地址与二层信息;数据包,工作在三层,网络层传输的是数据包,包含数据报文,并且增加传输使用的IP地址等三层信息。

答案:IP,ICMP

解析:TCP/IP网络层的核心是IP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主要的协议之一。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P是整个TCP/IP协议族的核心,也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IP位于TCP/IP模型的网络层(相当于OSI模型的网络层),它可以向传输层提供各种协议的信息,例如TCP、UDP等;对下可将IP信息包放到链路层,通过以太网、令牌环网络等各种技术来传送。ICM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用于传输出错报告控制信息。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它对于网络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属于网络层协议,主要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当遇到IP数据无法访问目标、IP路由器无法按当前的传输速率转发数据包等情况时,会自动发送ICMP消息。

bit是数据位(bit)

在网络中,计算机通信传输的是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数据组成“帧”(Frame),帧是网络传输的最小单位

数据封装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在

OSI

7层参考模型中,每层主要负责与其它机器上的对等层进行通信。该过程是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实现的,其中每层的

PDU

一般由本层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封装构成。

解封装正好是封装的反向 *** 作,把封装的数据包还原成数据

当然是从应用层了,因为用户 *** 作的就是应用层嘛,之后才能从应用层向物理层

,一层一层的封装,解封装时正好相反,

因为物理层只能识别比特流,所以数据到了接受端就是从物理开始解封装,最后到应用层,用户才可以看得懂呀

PPP是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遵循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族的一般报文格式。PPP

是为了在点对点物理链路(例如串口链路、电话ISDN等)上传输模型中的网络层报文而设计的,它改进了之前的一个点对点协议–SLI协议–只能同时运行一个网络协议、无容错控制、授权等许多缺陷,PPP是现在最流行的点对点链路控制协议。

ppp协议封装方法如下:

第1步:配置路由器主机名。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将路由器名称配置为“RouterA",输入命令后,马上生效,立即下以看到提示符改为RouterA。

第2步:为PPP协议封装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

进入路由器vty0至vty4虚拟终端线路模式。将路由器远程登录口令设置为“100”。

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第3步:配置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将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配置为“100"。

第4步:为路由器各接口封装PPP协议及分配IP地址。为fa 0分配IP地址。

为端口S0封装PPP协议并分配ip地址。

由于RouterA的S0端口为DCE,要配置时钟,此处配置时钟频率为64000。

查看此时路由器的S0端口状态。

第5步: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指定去目标网络19216820时的下一跳地址192168122(下一个路由器的入口地址);另一种方法是指定去目标网络19216820时的本路由器的出口serial 0。

第6步:查验路由表,此时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路由表,此时没有S0端口所在网段的直连路由,原因是此时这条链路还没处在连通状态。

2 RouterB路由器的配置

第1步:配置路由器主机名。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将路由器名称配置为“RouterB”。

第2步: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密码。

进入路由器vty0至vty4虚拟终端线路模式。

将路由器远程登录口令设置为“100”。

第3步:配置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将路由器特权模式口令配置为“100”。

第4步:为路由器各接口封装PPP协议及分配IP地址。

为端口S0封装PPP协议并分配IP地址。

查看此时路由器的S0端口状态。

第5步:配置静态路由。

第6步:查验路由表,此时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既包含直连路由,也包含静态路由。

第7步:在PC1与PC2间相互Ping通。

在PC机间相互Ping通前,一定要做好PC的参数设置,包括IP地址及网关,网关指向路由器的入口Fa0的IP地址。

***通过隧道技术实现,一种协议传输另外一种协议,用***专用协议把TCP/IP协议的要访问***对端的数据包封装加密,然后再把***数据包封装成包含对端IP的数据包。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或负载)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隧道协议将这些其它协议的数据桢或包重新封装在新的包头中发送。新的包头提供了路由信息,从而使封装的负载数据能够通过互联网络传递。被封装的数据包在隧道的两个端点之间通过公共互联网络进行路由。被封装的数据包在公共互联网络上传递时所经过的逻辑路径称为隧道。一旦到达网络终点,数据将被解包并转发到最终目的地。注意隧道技术是指包括数据封装,传输和解包在内的全过程。隧道所使用的传输网络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公共互联网络,本文主要以目前普遍使用Internet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企业网络同样可以创建隧道。隧道技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包括:◇IP网络上的SNA隧道技术当系统网络结构(SystemNetworkArchitecture)的数据流通过企业IP网络传送时,SNA数据桢将被封装在UDP和IP协议包头中。◇IP网络上的NovellNetWareIPX隧道技术当一个IPX数据包被发送到NetWare服务器或IPX路由器时,服务器或路由器用UDP和IP包头封装IPX数据包后通过IP网络发送。另一端的IP-TO-IPX路由器在去除UDP和IP包头之后,把数据包转发到IPX目的地。近几年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隧道技术,具体包括:◇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PPTP协议允许对IP,IPX或NetBEUI数据流进行加密,然后封装在IP包头中通过企业IP网络或公共互联网络发送。◇第2层隧道协议(L2TP)L2TP协议允许对IP,IPX或NetBEUI数据流进行加密,然后通过支持点对点数据报传递的任意网络发送,如IP,X25,桢中继或ATM。◇安全IP(IPSec)隧道模式IPSec隧道模式允许对IP负载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封装在IP包头中通过企业IP网络或公共IP互联网络如Internet发送。为创建隧道,隧道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的隧道协议。隧道技术可以分别以第2层或第3层隧道协议为基础。上述分层按照开放系统互联(OSI)的参考模型划分。第2层隧道协议对应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使用桢作为数据交换单位。PPTP,L2TP和L2F(第2层转发)都属于第2层隧道协议,都是将数据封装在点对点协议(PPP)桢中通过互联网络发送。第3层隧道协议对应OSI模型中的网络层,使用包作为数据交换单位。IPoverIP以及IPSec隧道模式都属于第3层隧道协议,都是将IP包封装在附加的IP包头中通过IP网络传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12186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