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DOS命令,一般用于检测网络通与不通 ,也叫时延,其值越大,速度越慢
PING (Packet Internet Grope),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Ping发送一个ICMP回声请求消息给目的地并报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ICMP回声应答。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 *** 作系统等。
Ping 是Windows系列自带的一个可执行命令。利用它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能够连通,用好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判定网络故障。应用格式:Ping IP地址。该命令还可以加许多参数使用,具体是键入Ping按回车即可看到详细说明。ping指的是端对端连通,通常用来作为可用性的检查, 但是某些病毒木马会强行大量远程执行ping命令抢占你的网络资源,导致系统变慢,网速变慢。严禁ping入侵作为大多数防火墙的一个基本功能提供给用户进行选择。通常的情况下你如果不用作服务器或者进行网络测试,可以放心的选中它,保护你的电脑
ping命令的功能和用法:Ping 是Windows系列自带的一个可执行命令。利用它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能够连通,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分析判定网络故障。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Ping命令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发送数据包并接收应答信息来检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是否连通。当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命令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地点。Ping命令成功只是说明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存在一条连通的路径。如果不成功,则考虑:网线是否连通、网卡设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否可用等。
ping命令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Ping命令诊断本地TCP/IP协议是否安装正常,检测方法如下:
从电脑开始里找到运行,然后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 CMD “命令,之后按回车键,键入CMD命令 *** 作界面。
输入命令符按回车键(或点确认键)后即可进入CMD命令 *** 作框,然后我们再输入ping命令,输入:ping 127001,然后按回车键即可开始检查本地TCP/IP协议是否安装正常。
检测结果显示,可以正常响应,至此可以说明本地TCP/IP网络协议安装是正常的,其实这一步,一般都正常,除非没有安装好网卡或驱动,又者网卡出故障了。
下面我们还可以使用Ping命令查看电脑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网关地址等与网络有关的信息,方法是继续输入:ipconfig /all,然后再按回车键确认检测。
答案:A
ICMP协议中定义了13种报文,包括回送应答、目的地不可达、源站抑制、重定向(改变路由)、回送请求、数据报超时、数据报参数错、时间戳请求、时间戳应答、信息请求(已过时)、信息应答(已过时)、地址掩码请求、地址掩码回答。
PING就是一个数据包(package)从你这里发出到对方机器然后返回的一个命令,time就是这个周期的时间,单位是毫秒。至于TTL,简单来说,TTL全程Time to Live,意思就是生存周期。首先要说明ping命令是使用的网络层协议ICMP,所以TTL指的是一个网络层的网络数据包(package)的生存周期,这句话不懂也没关系,可以回去复习OSI7层协议去。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生存周期这个概念。
很显然,一个package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中间需要经过很长的路径,显然这个路径不是单一的,是很复杂的,并且很可能存在环路。如果一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进入了环路,如果不终止它的话,它会一直循环下去,如果很多个数据包都这样循环的话,那对于网络来说这就是灾难了。所以需要在包中设置这样一个值,包在每经过一个节点,将这个值减1,反复这样 *** 作,最终可能造成2个结果:包在这个值还为正数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或者是在经过一定数量的节点后,这个值减为了0。前者代表完成了一次正常的传输,后者代表包可能选择了一条非常长的路径甚至是进入了环路,这显然不是我们期望的,所以在这个值为0的时候,网络设备将不会再传递这个包而是直接将他抛弃,并发送一个通知给包的源地址,说这个包已死。
其实TTL值这个东西本身并代表不了什么,对于使用者来说,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包是否到达了目的地而不是经过了几个节点后到达。但是TTL值还是可以得到有意思的信息的。
每个 *** 作系统对TTL值得定义都不同,这个值甚至可以通过修改某些系统的网络参数来修改,例如Win2000默认为128,通过注册表也可以修改。而Linux大多定义为64。不过一般来说,很少有人会去修改自己机器的这个值的,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可以通过ping的回显TTL来大体判断一台机器是什么 *** 作系统。
从TTL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你可以参照http://eduitsuncom/html/2005/356htm去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