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通过内存地址访问元素
int i=0x12345678
假如i的地址是0x100,那么在小端存储体系中
CPU访问内存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
- 内存基址:从哪里访问内存——就是地址
- 内存布局:访问几个字节(怎样解析,解释方法)
定义变量时指明的数据类型就是指明内存布局,i是int型变量,所以CPU知道连同0x100后面四个地址一起组成i的值
强制类型转换改变的就是解析方法,也就是内存布局
char p= *(char*)i
这样CPU会只将地址0x100中的0x78解析为一个char类型的字符然后赋给p
同理 short p=*(short*)i
得到的short型变量p的值是0x5678
这样看来,只要给定了内存基址和内存布局就可以不用实际变量名得到变量值
比如 *(short *)0x102实际上就是值0x1234
对于结构体变量来说也是如此解析的(虽然其中有内存对齐问题)
struct foo{ int first; short second; char third; }*pfoo;
对于语句 pfoo->first中的-> *** 作符,它首先算出右侧的变量在左侧结构体中的偏移量,然后让左侧变量的地址(指针所指地址)加上偏移量就实际上得到了右侧变量的内存基址,然后根据右侧变量类型,也就是得到了它的内存布局,这样两个因素都具备了也就得到了它的值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会看到这样的链表应用方法:将链表嵌入到数据结构中(学校里用的链表大概都是将数据结构嵌入链表)
struct data_in_list{ //数据嵌入双向链表 int price; .... //一些可能要用的数据 struct data_in_list *next; struct data_in_list *pre; } //下面是链表嵌入数据结构中 struct list{ struct list *next; struct list *pre; } struct list_in_data{ ...//一些会用到的数据 struct list lnode; }
比如在2.6版本的Linux内核中,这种数据结构是很常见的,进程描述符task_struct结构体中就包含链表节点,所有进程描述符是用一个双向链表连起来的,而根据链表节点访问结构体就是用到了上面说的CPU访问数据的两个要素
type 是结构体类型
address 是结构体中链表节点
field 是链表节点类型
(type*)(address - &(((type*)0)->field)) //(type*)0表示内存基址是0的type型变量,&符获得了field在type中的偏移量 //这样可以根据链表节点得到其所在的type结构体的地址,实际上可以根据结构体中任一变量得到整个结构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