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关键思考系列」6:全域大数据

「大数据的关键思考系列」6:全域大数据,第1张

「大数据的关键思考系列」6:全域大数据

作者 | 橙子

审核 | gongyouliu

编辑 | auroral-L

全域大数据

在上一期中和大家探讨了“‘活’的数据才是大数据”。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全域大数据”。

大概三五年前,我们还在为移动化兴奋不已,而今天我们已经开始面对全域大数据,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传感器,大数据已经完全不是“移动化”这么简单了。

在移动化的初始阶段,我们觉得手机是一个结合了媒体、沟通、互联应用的超级终端传感器,渐渐的我们发现,离开手机一会儿就觉得不自在。而从数据收集的角度来说,也出现了一个新挑战:PC端和手机移动端这两个终端上出现的是否为同一个人?这个现象引发的问题在未来会变得更明显。在未来,除了用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物联网汽车……我们将和所有的东西实现连接和互动,已经不存在一个能完全满足我们需求的终端。随着无处不在的终端及应用所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将来有一天,无论你去哪儿,都会留下“脚印”。我们接收到的数据会越来越全,这是令人兴奋的消息,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却可能是很危险的。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商业的基础正是因为众多终端(包括物联网)所带来的全域大数据而发生改变。全域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不限于数据本身,还有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社会和商业模式将如何改变。在全域大数据的大潮之下,每家公司都要学会重新思考。当互联网的场景从单一的桌面转移到多源多终端,形成每时每刻的全域数据时,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空间维度,还增加了更多从前匪夷所思的新场景所产生的数据。这么多零散数据和维度叠加在一起,那么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保证数据能有效的被存储、刷新、识辨和连接,然后灵活地被运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在预期之内的大数据不断的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伴随着传感器数据的加强,开始发挥极大的作用。这些都造就了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新纪元。明白了以上的前提后,我们就会更明白大数据整合和分享的重要性,以及不要唯利是图的胡乱买卖数据的重要性。

我们眼前的数据相对离散,终端和传感器,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的变化多端,这些都导致了我们所讨论的全域大数据越来越像庞然大物。我们每秒钟收集的数据比前一秒更庞大,结构和标准也各不相同。例如我们用的手机终端有苹果手机、安卓手机、黑莓手机等,但安卓系统下面还有小米、魅族、华为、三星等。不同型号的手机数据都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数据的一体性,之后想要利用好数据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些微小数据牢牢卡住了。的确,当公司规模生态还很小时,你会觉得这些数据影响不大。传统上,我们对多元化、多终端异构数据的产生,以及数据的质量问题等,往往不够重视,但一旦我们想要实现突破,想精准地应用数据,就会发现曾经的“差一点儿”已经成了云泥之别。对数据使用的高手来说,数据质量就是生命之源。

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会和大家探讨“数据分类与数据价值”。欢迎大家关注数据与智能获取更多好内容。

本文的视频版本可以直接点击下面视频观看,欢迎关注数据与智能视频号获取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357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5
下一篇 2022-1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