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入门(集合)

python基础入门(集合),第1张

python基础入门(集合) python基础入门之集合 导语
  • 我们说过,创建字典用大括号,不过集合也是大括号,这点我们要注意一下,一定要区分数据结构,字典是键值对成对出现,集合就不是了,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集合没有键值对!
集合
  • 创建集合使⽤ {} 或 set() , 但是如果要创建空集合只能使⽤ set() ,因为 {} ⽤来创建空字典。PS:可以理解set在编程语言中的专业名字叫集合。
  • 特点:
    • 可以去掉重复数据;(自带去重功能)
    • 数据是⽆序的,故不⽀持下标 。
s1 = {10, 20, 30, 40, 50}
print(s1)
# {40, 10, 50, 20, 30}  PS:⽆序
s2 = {10, 30, 20, 10, 30, 40, 30, 50}
print(s2)
# {40, 10, 50, 20, 30} PS:去重
s3 = set('abcdefg')
print(s3)
# {'g', 'a', 'b', 'c', 'f', 'e', 'd'} PS:⽆序
s4 = set()
print(type(s4)) 
# set PS:set方法创建空集合
s5 = {}
print(type(s5)) 
# dict PS:不能直接创建空集合
  • add():添加数据,如果数据已存在则不做任何 *** 作。
s1 = {10, 20}
s1.add(100)
s1.add(10)
print(s1) 
# {100, 10, 20}
  • update():追加的数据是序列,如果数据不是序列则报错。
s1 = {10, 20}
# s1.update(100) # 报错
s1.update([100, 200])
print(s1)
# {100, 10, 20, 200}
  • remove():删除集合中的指定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则报错。
s1 = {10, 20}
s1.remove(10)
# {20}
print(s1)
s1.remove(10) 
print(s1)
# 报错
  • discard():删除集合中的指定数据,如果数据不存在也不会报错。
s1 = {10, 20}
s1.discard(10)
# {20}
print(s1)
s1.discard(10) 
print(s1)
# {20}
  • pop():随机删除集合中的某个数据,并返回这个数据。
s1 = {10, 20, 30, 40, 50}
del_num = s1.pop()
print(del_num)
# 40
print(s1)
# {10, 50, 20, 30}
  • in:判断数据在集合序列
  • not in:判断数据不在集合序列
  • 返回值都是布尔类型
总结
  • 数据序列就是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集合这几种,要注意可变和不可变类型,不过提一嘴,tuple():将某个序列转换成元组, list():将某个序列转换成列表,set():将某个序列转换成集合,python中还有很多内置方法,等详解方法的时候更能理解,有同学可能会觉得很神奇,其实你也可以写方法然后按照需求来达到你想要的目的,内置方法只是开发者觉得无聊,开发py的时候想,其他语言有的功能咱也得有,就算有也得用起来更方便更简洁,这个思想就是懒人开发,不想麻烦就得创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51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6
下一篇 2022-1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