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凡出海,阿里的必答题是全球化

蒋凡出海,阿里的必答题是全球化,第1张

蒋凡出海,阿里的必答题是全球化

2021年12月6日,阿里宣布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最重要的一项可能是戴珊和蒋凡的变动:戴珊分管大淘宝,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等业务,这一板块为“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蒋凡负责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这一板块为“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或许因为蒋凡太有名,围绕他的报道很多,外界更愿从权力变化解读。有媒体指出,启用戴珊这位老阿里分管大淘宝,是阿里的某种传统回归,与此同时,蒋凡也淡出了阿里核心。这种解读有点盲人摸象,自说自话。

阿里一直是战略驱动的,人事调整必须跟随业务演进,业务背后则是战略调整。这一次戴珊与蒋凡的调整,其实是阿里的整体战略的变化。戴珊分管大淘宝,的确是阿里回归传统,但蒋凡分管海外,绝非“淡出权力中心”,相反,蒋凡拿到了更重要且更有挑战的业务,这是阿里加注全球化的前奏。

一、

蒋凡的变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个帮淘宝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人,将主导阿里未来的全球化战略”。

戴珊是集团总裁,蒋凡也是集团总裁,两个集团总裁的职位调整背后,最大的命题其实是,阿里对全球化业务的重视——阿里将电商业务,分为两个板块,“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与“海外数字商业板块”。也就是说,海外业务开始真正意义上与国内业务在组织架构上的“对等”和“平级”。

如果说阿里此前的战略是,优先国内,兼顾全球化,阿里新的周期,其重心则是,国内业务和全球化并举。戴珊守土有责,蒋凡跨海出征。

新的战略周期,阿里给了一个更适合蒋凡的挑战和任务。

蒋凡在大淘宝7年时间,主要做的三件事是,淘宝的无线化、个性化和内容化。蒋凡是在2013年加入阿里的,这一年,市场环境相当微妙。阿里在上市前,收购了许多公司,包括优酷、高德、友盟、UC等。这些收购中,业务最发展最好的,应是高德,UC和友盟则给阿里带来了两名大将,俞永福和蒋凡。

2013年的时候,整个移动互联网只有一张“船票”,腾讯微信。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移动时代不被淘汰。友盟最初是做移动数据服务的,蒋凡对移动互联网的洞察,正是阿里需要的。蒋凡在阿里最初做的,就是淘宝产品。

事实上,蒋凡刚刚接手手机淘宝时,手淘还处于复制PC淘宝的阶段,仅能搜索、购买、查询物流。手淘的App的运行速度极慢, *** 作完整一单需要七个步骤,总时长达到25秒。蒋凡接手后,对手机淘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iOS系统的通讯效率从25秒缩短到7秒,安卓系统缩短到9秒。

在蒋凡的带领下, 2015年淘宝在手机上的DAU达到1.1亿,电商交易的无线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增长率达到80%以上。那时候,阿里巴巴内网上,不少人称蒋凡为“阿里流量王”。

2015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这一年,4G开始大规模普及,微信用户数与中国城镇人口数规模一致,这一年天猫双11成交额912亿元,移动端贡献了626亿,这是手机淘宝移动端首次超过PC。也是2015年的双11,手机淘宝首次大规模应用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推荐的应用,成为移动时代的电商标配。

移动化和个性化之后,是内容化。淘宝的内容化,开始于2016年。这一年,手淘继续升级内容,推出直播,打造消费类媒体平台。于是这一年:淘宝无线交易占比暴涨至80%以上,月度活跃用户超4亿。

2014年的无线化,2015年的个性化,2016年的内容化,三场战役,蒋凡成功把淘宝推上移动互联网列车,完成了由电脑时代向手机时代的惊险一跃。

这段历史,看似平淡,很多人也会不以为然,因为淘宝PC时代就很成功。但大家没有看到的是,从PC到手机,多少曾经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公司变得举步维艰。阿里当时提出的“All in 无线”,需要很大的勇气,幸运的是,阿里成功了,并且,蒋凡也做到了。

蒋凡的优势正在于:能够基于消费者洞察,给一个处于增量市场的产品带来快速发展。这恰好是,阿里当前的全球化业务所急需的。

二、

严格来说,阿里诞生之初做的就是“全球化”业务。阿里巴巴B2B,最初就是帮助中国制造链接国外买家。阿里在美国上市后,宣布了未来10年的战略,全球化正是其中之一,在2019年新一轮的升级中,内需、大数据和云计算之外,还有全球化。阿里对“全球化”有执念,这也是阿里的必答题。

阿里全球化的拼图中,除了早年的阿里巴巴国际站,还有镇守东南亚市场的Lazada、土耳其第一大电商平台Trendyol,以及巴基斯坦的Daraz。这几个市场的共同特征都是,增量市场。它们像2014-2016年的中国电商市场那样,处于移动爆发的前夜。

根据阿里集团最新一季财报,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季度,阿里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营收同比增长34%。全球化营收可圈可点,也意味着,潜力巨大。

阿里在2014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根据阿里财报数据,“阿里全球生态体系”年度活跃消费者12.4亿,其中9.53亿来自中国市场,2.85亿来自海外。中国网民数10.11亿。也就是说,阿里完成了国内10亿,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海外市场的10亿增量。

这次人事调整,也是对上一季度财报的回答。阿里公布的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季度财报,应该是阿里上市后最差的一个季度财报。互联网的共识是,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结束了,与此同时,增长也到了一个极限临界点。

穷则思变。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增长遭遇瓶颈,所以,全球化成为阿里的必答题,所以,阿里给了蒋凡新的挑战,但这只是阿里变化的一部分。隐藏在人事调整背后,还有阿里运营思路的变化。

蒋凡和戴珊的过往履历,是解读这一系列变化的钥匙。

比如,蒋凡负责海外板块,意味着,阿里更侧重淘宝的经验输出,侧重于产品端的数据化运营。一位资深投资人复盘过去两年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变化曾说,Lazada的思路是用1688的供应商去出海,Lazada要翻盘Shopee,最简单且有效的应该是,淘宝卖家出海。

又比如,戴珊。戴珊是大淘宝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负责人,她是老阿里,在大淘宝之前,她负责的业务包括,村淘、淘菜菜、淘特、盒马事业群。阿里“最差财报”中,国际业务是亮点之外,淘特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季度新增活跃用户5000万,年度活跃买家2.4亿,从2020年3月上线开始算,淘特只用了18个月。戴珊负责“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后,加大淘特、淘菜菜这样面向县域市场的投入,以及盒马、猫超、天猫国际等自营业务,应该是顺理成章。

诚如阿里土话所言,“拥抱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538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6
下一篇 2022-1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