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服务端请求的处理原理

Zookeeper——服务端请求的处理原理,第1张

Zookeeper——服务端请求的处理原理 摘要

本博文将详细介绍ZooKeeper 服务端在收到一次会话请求时其内部的处理过程。

一、Zookeeper服务端请求处理过程

当客户端需要和 ZooKeeper 服务端进行相互协调通信时,首先要建立该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连接会话,在会话成功创建后,ZooKeeper 服务端就可以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 作了。

ZooKeeper 服务端在处理一次客户端发起的会话请求时,所采用的处理过程很像是一条工厂中的流水生产线。比如在一个毛绒玩具加工厂中,一条生产线上的工人可能只负责给玩具上色这一个具体的工作。

ZooKeeper 处理会话请求的方式也像是一条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上,主要参与工作的是三个“工人”,分别是 PrepRequestProcessor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 以及 FinalRequestProcessor。这三个“工人”会协同工作,最终完成一次会话的处理工作,而它的实现方式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责任链模式。

  • PrepRequestProcessor:类主要负责请求处理的准备工作,比如判断请求是否是事务性相关的请求 *** 作。
  •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对会话请求是否执行询问 ZooKeeper 服务中的所有服务器之后,执行相关的会话请求 *** 作,变更 ZooKeeper 数据库数据。
  • FinalRequestProcessor :完成踢出重复会话的 *** 作。
二、Zookeeper服务端请求源码分析 2.1 请求预处理器

在 ZooKeeper 服务端,第一个负责处理请求会话的类是 PrepRequestProcessor。它是 ZooKeeper 责任链处理模式上的第一个处理器。PrepRequestProcessor 实现了 RequestProcessor 接口,并继承了线程类 Thread,说明其可以通过多线程的方式调用。在 PrepRequestProcessor 类内部有一个 RequestProcessor 类型的 nextProcessor 属性字段,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该属性字段的作用是指向下一个处理器。

public class PrepRequestProcessor extends Thread implements RequestProcessor {

  RequestProcessor nextProcessor;

}

PrepRequestProcessor 类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要处理的请求是否是事务性请求,比如创建节点、更新数据、删除节点、创建会话等,这些请求 *** 作都是事务性请求,在执行成功后会对服务器上的数据造成影响。当 PrepRequestProcessor 类收到请求后,如果判断出该条请求 *** 作是事务性请求,就会针对该条请求创建请求事务头、事务体、会话检查、ACL 检查和版本检查等一系列的预处理工作。如下面的代码所示,上述所有 *** 作的逻辑都是在 PrepRequestProcessor 类中的 pRequest 函数实现的。

protected void pRequest(Request request) throws RequestProcessorException {

 switch (request.type) {

    // OpCode.create 等字段值来判断请求 *** 作的类型是否是事务 *** 作
    case OpCode.create:

     CreateRequest createRequest = new CreateRequest();

     pRequest2Txn(request.type, zks.getNextZxid(), request,createRequest, true);

     break;

    case OpCode.delete:

 }

}

在 pRequest 函数的内部,首先根据 OpCode.create 等字段值来判断请求 *** 作的类型是否是事务 *** 作,如果是事务 *** 作,就调用 pRequest2Txn 函数进行预处理,这之后将该条请求交给 nextProcessor 字段指向的处理器进行处理。

2.2 事物处理器

PrepRequestProcessor 预处理器执行完工作后,就轮到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 事物处理器上场了,ProposalRequestProcessor 是继 PrepRequestProcessor 后,责任链模式上的第二个处理器。其主要作用就是对事务性的请求 *** 作进行处理,而从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 处理器的名字中就能大概猜出,其具体的工作就是“提议”。所谓的“提议”是说,当处理一个事务性请求的时候,ZooKeeper 首先会在服务端发起一次投票流程,该投票的主要作用就是通知 ZooKeeper 服务端的各个机器进行事务性的 *** 作了,避免因为某个机器出现问题而造成事物不一致等问题。在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 处理器阶段,其内部又分成了三个子流程,分别是:Sync 流程、Proposal 流程、Commit 流程,下面我将分别对这几个流程进行讲解。

2.2.1 Sync 流程

首先我们看一下 Sync 流程,该流程的底层实现类是 SyncRequestProcess 类。SyncRequestProces 类的作用就是在处理事务性请求时,ZooKeeper 服务中的每台机器都将该条请求的 *** 作日志记录下来,完成这个 *** 作后,每一台机器都会向 ZooKeeper 服务中的 Leader 机器发送事物日志记录完成的通知。

2.2.2 Proposal 流程

在处理事务性请求的过程中,ZooKeeper 需要取得在集群中过半数机器的投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将数据改变。而 Proposal 流程的主要工作就是投票和统计投票结果。投票的方式大体上遵循多数原则。

2.2.23 Commit 流程

在完成 Proposal 流程后,ZooKeeper 服务器上的数据不会进行任何改变,成功通过 Proposal 流程只是说明 ZooKeeper 服务可以执行事务性的请求 *** 作了,而要真正执行具体数据变更,需要在 Commit 流程中实现,这种实现方式很像是 MySQL 等数据库的 *** 作方式。在 Commit 流程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请求的执行。其底层实现是通过 CommitProcessor 实现的。如下面的代码所示,CommitProcessor 类的内部有一个 linkedList 类型的 queuedRequests 队列,queuedRequests 队列的作用是,当 CommitProcessor 收到请求后,并不会立刻对该条请求进行处理,而是将其放在 queuedRequests 队列中。

class CommitProcessor {

  linkedList queuedRequests

}

之后再调用 commit 方法取出 queuedRequests 队列中等待的请求进行处理,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commit(Request request) {

  committedRequests.add(request);

  notifyAll();

}
2.3 最终处理器

在经过了上面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后,请求最终会到达责任链上的最后一个处理器:FinalRequestProcessor。该处理器的作用是检查请求的有效性。而所谓的有效性就是指当前 ZooKeeper 服务所处理的请求是否已经处理过了,如果处理过了,FinalRequestProcessor 处理器就会将该条请求删除;如果不这样 *** 作,就会重复处理会话请求,这样就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博文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83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7
下一篇 2022-1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