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触发器

MySQL 触发器,第1张

MySQL 触发 MySQL 触发器 一、触发器介绍

触发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存储过程一样是一个能够完成特定功能、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 SQL 片段,但,触发器无需调用,当对数据表中的数据指向 DML *** 作时,会自动触发这个 SQL 片段的执行,无需手动调用。

在 MySQL 中,只有执行了 insert delete update *** 作时才能触发触发器(也可以理解为监听器)的执行。

二、触发器的使用

例子:

  • 当向学生表中 添加 / 修改 / 删除 学生信息时,使用触发器自动进行日志记录。
-- 学生信息表
CREATE TABLE students(
  stu_num CHAR(8),
  stu_name VARCHAR(20) NOT NULL,
  stu_gender CHAR(2) NOT NULL DEFAULT '男',
  stu_age INT NOT NULL,
  PRIMARY KEY (stu_num)
);

-- 学生信息 *** 作日志表
CREATE TABLE `stulogs`(
  `id` INT AUTO_INCREMENT,
  `time` TIMESTAMP,
  `log_text` VARCHAR(200),
  PRIMARY KEY (`id`)
);
  • 创建触发器语法

注意:创建触发器时,触发器名称后面没有小括号,也没有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

-- 创建触发器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 定义触发时机,在什么之前或在什么之后,二选一

-- 定义 DML 类型,三选一
 
-- 表名称
ON 
-- 触发器的 SQL  *** 作
SQL_STATEMENT
-- 声明为行级触发器(只要 *** 作一条记录就触发触发器执行一次)
-- 如果 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执行了一次,触发器触发一次
-- 如果 insertupdatedelete 语句执行了多次,触发器触发多次
FOR EACH ROW
BEGIN
  -- SQL 
END $$

insert *** 作中:

-- 创建触发器:当学生表中发生了 *** 作时,则向日志信息表中记录一条日志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gger_test1
-- 这个表触发 insert  *** 作
-- 触发器会在 insert 之后执行
AFTER INSERT ON students
FOR EACH ROW
BEGIN
  -- SQL
  INSERT INTO stulogs(`time`,`log_text`)VALUES(NOW(),CONCAT('添加',NEW.stu_num,'学生信息'));
END $$

  • 查看触发器
-- 查看触发器
SHOW TRIGGERS;

先来看一下数据

students 表的

stulogs 表的

接下来测试一下,看一下触发器是否执行了

-- 往学生表中插入数据,测试触发器是否执行
-- 测试1:对 students 表插入一条数据,触发器执行了一次
INSERT INTO students(stu_num,stu_name,stu_gender,stu_age)
VALUES('1004','赵六','男',20);

-- 测试2:一条 SQL 指令添加两条学生信息,触发器执行了两次
INSERT INTO students(stu_num,stu_name,stu_gender,stu_age)
VALUES('1005','阿七','男',20),('1006','阿八','男',20);


再来看一些日志表中是否添加了日志

三、删除触发器
-- 删除触发器
-- DROP TRIGGER 触发器名称;
DROP TRIGGER trigger_test1;


四、NEW 与 OLD

触发器用于监听对数据表中的 insert update delete *** 作,在触发器中通常处理一些 DML 的关联 *** 作。

我们可以通过 NEW 和 OLD 关键字在触发器中获取触发器的 DML *** 作的数据

  • NEW 关键字:在触发器中用于获取 insert *** 作添加数据或者 update *** 作修改后的记录
  • OLD 关键字:在触发器用于获取 delete *** 作删除前的数据或者 update *** 作修改前的记录
4.1、NEW

案例使用:

update *** 作中:

-- 创建触发器:在监听 update  *** 作的触发器,可以使用 NEW 关键字获取修改后的数据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gger_test2
AFTER UPDATE ON students FOR EACH ROW
BEGIN
  -- SQL,这里的 NEW 代表是修改后的名字
  INSERT INTO stulogs(`time`,`log_text`)VALUES(NOW(),CONCAT('将学号为:',NEW.stu_num,'的学生姓名修改为:',NEW.stu_name));
END $$

测试触发器

-- 测试修改:是否触发触发器添加日志
UPDATE students SET stu_name='阿八' WHERe stu_num='1006';

查看一下日志信息是否添加了

4.2、OLD

delete *** 作中:

-- 当从 students 表中删除的时候在 stulogs 表中添加日志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gger_test3
AFTER DELETE ON students FOR EACH ROW
BEGIN
  -- SQL,OLD 表示删除的记录,也可以用在 update 中
  INSERT INTO stulogs(`time`,`log_text`)VALUES(NOW(),CONCAT('将学号为:',OLD.stu_num,'的学生删除了'));
END $$

好创建没问题,接下来测试一下

-- 删除测试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stu_num='1006';

接下来,看一下日志表中有没有获取到删除前的信息

4.3、NEW 和 OLD 组合使用
-- 创建触发器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gger_test4
AFTER UPDATE ON students FOR EACH ROW
BEGIN
  -- SQL,OLD 获取修改前的信息,NEW 获取修改后的信息
  INSERT INTO stulogs(`time`,`log_text`)VALUES(NOW(),CONCAT('将学生姓名从 [',OLD.stu_name,']修改为[',NEW.stu_name,']'));
END $$

创建没问题,接下来测试一下,看一下日志表中的记录

-- 测试
UPDATE students SET stu_name='七仔' WHERe stu_num='1005';

NEW:

  • insert *** 作中:NEW 表示获取添加的新记录
  • update *** 作中:NEW 表示获取修改后的记录

OLD:

  • delete *** 作中:OLD 表示获取删除前的记录
  • update *** 作中:OLD 表示获取修改前的记录
五、触发器总结

优点:

  1. 触发器是自动执行的,当对触发器相关的表执行 DML *** 作时可以触发触发器执行
  2. 触发器可以实现表中的数据的级联 *** 作(关联 *** 作),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 触发器可以对 DML *** 作的数据进行更为复杂合法性校验

缺点:

  1. 使用触发器实现的业务逻辑,如果出现问题将难以定位,后续维护困难
  2. 如果大量使用触发器容易导致代码结构杂乱,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
  3. 当触发器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时,执行效率会大大降低

使用建议:在互联网项目中,应避免使用触发器;对于并发量不大的项目,可以选中使用存储过程,但,在互联网项目中不提倡使用存储过程

原因:存储过程时将业务逻辑交给数据处理,一则增减了数据库的负载,二则不利于数据库的迁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684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7
下一篇 2022-1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