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主要成分蚕丝。
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丝绸的意义: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极多的联系。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
文人写下咏叹丝绸的诗词,画家在丝绸制成的绢帛上泼墨挥洒;老百姓向各路蚕神祭祀,祈求蚕丝丰产,而朝廷则下达课劝蚕桑的政令,并以此来评价地方官的政绩。四大发明中有两项与丝绸有着直接的关系。
现代工业丝绸,很少有百分之百全蚕丝产品,主要是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的组合体。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
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蚕丝纤维因蚕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种,其中有食桑叶形成的桑蚕丝纤维、食柞树叶形成的柞蚕丝纤维以及食木薯叶、马桑叶、蓖麻叶形成的其他野蚕丝纤维。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可以把长丝纤维的形态保留到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其他的几种野蚕丝纤维只能被改形为短纤维用纺织加工。在用桑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集束形成的长丝纱中,桑蚕丝纤维的长丝纱最重要,占天然长丝纱的大部分。
蚕丝结构
蚕吐丝时同时吐出两根蚕丝,但凝固成形后,它们会并合形成一根茧丝。茧丝的断面类似眼镜。每根茧丝中含有两根被丝胶粘结在一起的蚕丝纤维,称为丝素,即无胶的蚕丝纤维。它具有接近三角形的横截面特征,但形状与截面积大小并不均匀。
丝素也称丝素纤维,是最终得到使用的蚕丝纤维。
丝胶包覆在丝素纤维的四周,它的存在会对纤维的使用、加工和产品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每根茧丝上的丝胶含量并不均匀,开始吐出的丝,丝胶含量低,结束时吐出的丝,丝胶含量最高。蚕丝纤维有比较完善的原纤构造,能充分表现天然纤维的优良品质。
化学组成
蚕丝属蛋白质纤维(Fibroin;シルクタンパク),又名:丝素蛋白。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大分子的单基是α氨基酸。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RCH(NH2)COOH,由于其氨基位于紧邻羟酸的α碳原子上,因此称为α氨基酸。由丝素分子的结构通式可知,在整个大分子链的不同肽基上,连接的侧基是不同的,这是天然蛋白质纤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组成蚕丝丝素的氨基酸共有18种之多,丝素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
改性
丝素蛋白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使用性能,但因为丝素蛋白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羟酚基及其它结构,容易吸收紫外光而变性,在紫外光照射下,氨基酸组成发生裂解,白度明显下降,随照射时间的增加,丝素蛋白泛黄程度也增加,特别是在有水存在下,泛黄更为严重 。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大幅度下降 ,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丝素蛋白又难于染色和易于褪色等,为了使缺陷得以改善,必须进行改性,改性可以用生物学的基因方法来改善蚕的品种,也可以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加以改进,通常为化学改性和高分子共混两种方法。 人造纤维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非天然纤维,分为再生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种。再生纤维是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喷丝纺制成纤维状的材料;化学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的合成纤维。丝绸中加入人造纤维,主要是为了使丝绸抗皱缩、防虫蛀、更易保存等。
人造纤维只有100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人类都依靠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应用于纺织服装和其它生产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合成纤维先后问世,量大价廉,大大丰富了纺织纤维总产量和使用范围,成为天然纤维的竞争对手。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石油,但地球的石油资源30—50年后即告枯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和消费意识的改变,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和适应环保理念的全球大趋势,纤维产业也逐步向开发、使用天然纤维靠拢。各种新型纤维问世,如天然彩色棉、竹纤维、Lyocell纤维、PLA纤维、大豆蛋白纤维、蚕蛹蛋白纤维等,都具有天然纤维的特点,不仅性能优良而且环保。
1、常规说的丝绸即真丝绸,是全部用蚕丝织成的织物;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为蚕丝的化学成分是十八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纤维;
2、但是现代广义的丝绸概念并不仅仅指真丝绸,还包括了所有经线方向使用了长丝原料的所有纺织品,比如人造丝绸、人造丝或真丝交织绸、化纤丝绸、化纤丝或真丝交织绸等等,这些织物就不能说是蛋白质组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