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动物有哪些?

变温动物有哪些?,第1张

属于变温动物的动物有鱼、蛙、蛇、变色龙、蜥蜴、鳄鱼等动物。

1、鱼

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2、蛙

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 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

3、变色龙

避役(学名:Chamaeleonidae)(英语:chameleon)俗称变色龙,蜥蜴亚目(Sauria)避役科(Chamaeleontidae)爬行类,产于东半球,主要树栖。特征为体色能变化。每2~3趾并合为二组对趾、端生牙,舌细长可伸展。

4、蛇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5、鳄鱼

鳄鱼为于冷血脊椎类爬行动物,是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最古老爬行动物,也是迄今生存着的最原始动物之一。 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

扩展资料

可以说除了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最高等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外,其他所有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都没有恒定体温的功能,其体温都会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具体说,包括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昆虫、多足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腕足动物、扁形动物、多孔动物、原生动物等,还有很多不太常常为人们所见所闻的种类。

可以说除了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最高等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以外,其他所有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都没有恒定体温的功能,其体温都会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具体说,包括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昆虫、多足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腕足动物、扁形动物、多孔动物、原生动物等,还有很多不太常常为人们所见所闻的种类。

变温动物的体温处于酶的最适温度时,酶活性大;低于此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低。这可以解释变温动物的生存能动性低于恒温动物。

恒温动物的机体功能可以随时最大程度发挥,动物的机体,反映能力是和体温有关系的,体温适宜的时候就会反映机敏,有力,例如变温动物蛇,蛇在早晨的时候,由于外界温度低,身体是发僵硬的,很难出来活动,而恒温动物的活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恒温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能力稳定,很多消化酶都能在相应的温度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活性,而变温动物的消化系统则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消化良好。

青蛙

所有的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类外,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是随着环境而改变.此意并非说它们绝不能控制它们的体温,它们能藉由寻找凉爽或温暖的环境来改变自己的体温,而不能直接的控制自己的体温,即 它们缺乏维持一定体温的生理机能.

鱼类,两生类及爬虫类等,因未具体温调节机制,故体温不易保持一定而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称为变温动物(Poikilothermic animal),也称「外温动物」 (ectotherms),其意为体温来自外界之意.这类动物不仅代谢率较低,其身体之隔热效果亦差.故其体温的维持并不是靠著代谢所获取之能量.

变温动物通常在外界温度的改变时,常靠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而不会任凭环境摆布.这种行为方式称为行为体温调节(behavior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例如蜥蜴到处移动寻找温暖地方栖身必要时,以最大体表面积暴露於太阳下,以吸收红外线的热量或靠著已烤热的岩石,藉传导获得热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83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