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阕词是指一首词。通常人们错误地将一片词称为一阕,其实应该称作前半阕和后半阕。只要我们明白了“前后阕”实为前后半阕之省称,所有的问题均可迎刃得解。而这,不但是可以理推的,也是能够被交互使用“前后阕”和“前后半阕”来指称词段的大量实例所证明的。
扩展资料:
旧时称全词为一阕。阕,有写作“阙”的,但不比“阕”准确。阕,用于“词”时,其本义为“乐终”。
词的“初级阶段”,只有单调,后来许多词被叠成双调。所以,每调也叫“一阕”(分上阕、下阕),故有“填词一阕”的说法(也就是现在说的“填词一首”或“填一首词”的意思)。
再后来,许多长调并不是叠成的,但要分作二段或多段来“填”,于是也就沿用了“阕”的说法。“一阕”也叫“一拍”或“一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阕词
1、一阕拼音:[ yī què ] 。
2、基本释义:
(1)犹言一任(官职)。
(2)一度乐终,亦谓一曲。
3、百科释义:一阕就是一首的意思。阕,量词。
4、出处:
(1)汉·王符 《潜夫论·边议》:“且凡四海之内者,圣人之所以遗子孙也;官位职事者,羣(qún)臣之所以寄其身也。传子孙者,思安万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阕(què)。” 汪继培 笺:“一阕(què),犹今言一任”。
(2)宋·欧阳修 《晚泊岳阳》诗:“一阕(què)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3)元史·礼乐志五:“齐声舞前曲一阕(què),乐止”。
(4)冰心《繁星》四六“反复的调儿,d再一阕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