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的全诗是什么?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的全诗是什么?,第1张

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七言绝句《七古咏蛙》。原诗为: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

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

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到五十里外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东山小学环境优美,背依巍峨苍翠的东台山,面向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平展宽阔的稻田。当春天来了以后,蛙声四起,激发了毛泽东那颗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童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蛙声》这首七言绝句。

二、诗歌赏析

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如虎踞这一放大了的青蛙形象,正是作者广阔胸怀的一种表现。第二句通过写青蛙在“绿荫树下养精神”的描写,道出了自己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情况。

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古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出自毛泽东的《七绝·咏蛙》。另一说法原作者为明代张璁。

以下引用百度百科--七古咏蛙:

咏蛙诗,明代张璁年少时被老师罚跪之下所作。何联华《毛泽东诗词新探》注明咏蛙诗原作者为明代张璁。张璁跪作咏蛙诗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几百年之久。1910年秋,当时16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作品原文

七古·咏蛙

毛泽东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独坐池塘如虎踞全文: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2、译文: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头顶绿荫修身养性。春天来临如果青蛙不开口,有哪个虫儿敢争先鸣叫呢?

3、“独坐池塘如虎踞”出自毛泽东的《七绝·咏蛙》,描述意思是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906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