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第1张

平:指古汉语中的平声、现代汉语中的阴平和阳平;

仄:古汉语中的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汉语语音分四个声调

古代的汉语为平、上、去、入;现代的汉语(普通话)是阴平(即第一声)、阳平(即第二声)、去声(即第三声)、入声(即第四声);(古代汉语的声调与现代汉语的声调并非完全相互对应)。

在现代汉语中指去声和入声。

扩展资料:

古人作诗,尤其是绝句,除讲究对仗以外,还有严格的平仄声调规律: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仅对仗工整,平仄也严格,因此读起来才朗朗上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调

问题一:平声与仄声的区别 平仄 píngzè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编辑本段]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编辑本段]现代汉语中的平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编辑本段]粤语九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

阴 中 阳

平 上 去 平 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编辑本段]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

问题二:如何辨别一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 这个要和用的韵挂钩,例如中华新韵,则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

如果是古代的声韵,就要用古代的韵了,例如平水韵、词林正韵等。当然,古人写诗也有用乡音的,而且还有“以入代平”的写法。

如果是要填词,建议还是找词谱然后按韵填。词谱可以参考《钦定词谱》。

问题三:什么是平声,仄声 汉语中平声指一 二声 仄声指三 四声

问题四:平声仄声怎么区别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

满意请采纳

问题五:春联中的平声和仄声是什么意思 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平仄( pín zè )

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体文中所用的字音讲求平声和仄声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有一定订式,称为调平仄。

问题六:“来”是平声还是仄声? 来是平声还是仄声

问题七:平声和仄声在汉语拼音中分别代表的声调? 平声相当于现代弗语的一声和二声,仄声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其中上声相当于三声;

去声相当于四声;

而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消失,转入到其它各声调中去了。

问题八:“一”是平声还是仄声? 在古诗歌中多数是 仄, 现在都按普通话读 平

平声是指一声或二声,即阴平和阳平。仄声是指汉语中的三、四声,即上声、去声、入声。

平声与仄声是旧体诗中的术语,现在直接通过一、二、三、四声区分并不那么准确,原因是现代汉语的发音和古汉语是不一样的。比如“阁”,现代汉语中读“格”音,可以算是平声,而在古汉语中则读“葛”音,是仄声。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平声和仄声的作用:

(1)平声字体现感情的平稳,仄声字体现感情的激越。所以,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所用的是平声字还是仄声字,特别是在韵部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口吻,从而看出作者的用情态度。

比如同样是关门,用平声字“关”字则比较自然,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是平和的,用仄声字“闭”则急促,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是压抑的。

比如同样是开门,用平声字“开”字则比较自然,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也是平和的,用仄声字“启”则声调上扬,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是回旋的,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其实有一个小的波澜起伏在里边。

(2)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因为选用平仄不同,所选用的词语自然不同。不同的词语,其质量也就不同,因而所体现出的作品的质量和作者的感情也就不同。

比如同样是写荷花,用“荷花”就很通俗平淡,用“莲花”则平仄不变,但在给人的感觉上“莲”字显得更高洁一点,用“菡萏”则平仄不但相反,且给人的感觉显得高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790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