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五刑之一,即割掉鼻子的刑罚。
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属五刑内肉刑的一种,被处劓刑的受刑人被割去鼻子。汉文帝时,将应受劓刑的罪改为笞刑,在隋以后,刑典中即不再有劓这种刑罚。
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别香臭的器官,鼻子被割掉虽然并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但其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因此,劓刑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重要的是一种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扩展资料:
劓刑的起源
劓刑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上古时,就已实施劓刑,《易经》中曾说:“其人天且劓”。劓刑在夏、商时已普遍使用。据说,夏时受过劓刑的有上千人。
商代盘庚迁都到殷之后,下诏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意思是,对那些不仁不义、桀骜难训、一有机会就干坏事的人,轻者割去鼻子,重者处以死刑,使他们断子绝孙,务必使新都城内不再有这一类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劓刑
劓刑是什么刑罚?这个字我想很多人都还不会念,劓[y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酷刑,也是属于肉刑中的一种,与宫刑、黥刑、刖刑、大辟合称为五大肉刑。那么此刑是对犯人的一种什么的惩罚呢?执行方式又是怎么样的?下面就和本站我来一起了解一下这种酷刑的相关介绍吧!劓[yì]刑就是割鼻子
劓刑最早起盛行于我国的夏商时期,到了汉文帝之时就废掉了这种刑法,属于肉刑五刑(宫刑、黥刑、刖刑、大辟)之一。而指的就是受刑人被会被割掉鼻子,宫刑(男子就阉割、女子就幽闭),反正肉刑就是会要割掉身上的某些东西了。 对人格尊严的摧残。
被受以此刑的犯人来说,虽然不会有性命之忧,鼻子是人呼吸和辨别香臭的器官,割掉鼻子之后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同时对人的人格尊严也是很大的摧残。因此,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戮刑一样是一种羞辱之刑,伴犯罪者一生。
发展经历
据有关历史记载,劓刑的产生最早可以追随到上古时期,在夏、商时期被普遍使用。到了周朝之后正式把劓刑定为“五刑”之一。周代:“凡触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宄盗攘伤人者,其劓”。在到了春秋、战国以至初汉,就是一种很普通的刑罚了,被割掉鼻子的人说不清有多少。到了公元前一六七年,汉文帝刘恒下诏废除肉刑,将此刑改为用笞三百来代替,刘启时更改为笞二百。从此被取消。上一页 0 /2 下一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