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资料: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禹、汤、周文王(姬昌)以及周朝第二位帝王周武王(姬发)的合称。如,《旧唐书·列传·郑畋》:“代有忠贞之士,力为匡复之谋。我国家应五运以承乾,蹑三王之垂统,绵区饮化,匝宇归仁。”
三王常和五帝并称“五帝三王”,也常和尧、舜并称“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称“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白居易《与元九书》:“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礼记》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于身也。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引证详解
一、指夏﹑商﹑周三代之君。
(1)夏禹﹑商汤﹑周武王。
《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
(2)夏禹﹑商汤﹑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
(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春秋“五伯”,即春秋“五霸”。对春秋“五伯”,有两种说法:一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通常以第一种说法较为普遍。伯其实是周朝的一个职位名称,大家都知道,在周朝时,周王对天下的土地实行分封制,天子将土地按照意愿分配给皇室的亲戚,或者朝廷的功臣。这些皇室血亲或者是功臣在拿到土地后,要代表周王室巩固王土,治理地方,而这就是“伯”的由来。原先被周王室分封土地的人,就叫“方伯”,后来的“伯”也是取自“方伯”这个词。
虽说在现在人的理解中,“春秋五霸”好像也没什么不对,毕竟是枭雄一样的存在,有野心有功绩,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不过在古代,“霸主”的含义还是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在周朝,能代天子巩守四方、讨伐异己的才叫霸主,不过到了后来,每个被分封的地方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每个被分封的地方都想统一天下并称王,所以春秋五伯才逐渐转化为了春秋五霸
齐桓公。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
关于春秋五霸,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缪公、楚庄王(可记为:齐宋晋秦楚);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可记为:齐晋楚吴越)
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齐桓公是五霸之首的地位不可动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