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前两句是古诗,后两句是续写的,引申于《生年不满百》。
原文: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
一个人活在世上通常不满百岁,心中却老是记挂着千万年后的忧愁,这是何苦呢?
既然老是埋怨白天是如此短暂,黑夜是如此漫长,那么何不拿着烛火,日夜不停地欢乐游玩呢?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啊!何必总要等到来年呢?
整天不快乐的人,只想为子孙积攒财富的人,就显得格外愚蠢,不肖子孙也只会嗤笑祖先的不会享福!
像王子乔那样成仙的人,恐怕难以再等到吧!
此诗感慨人生苦短,劝人通达世事,及时行乐,不必为那些毫无益处的事而日夜烦忧,并讽刺了那些贪图富贵者不懂得领悟人生的愚昧无知,同时也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意思是: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却常常怀有千万年的忧愁。各种忧愁都是来自内心,开心一笑就会消除所有的忧愁。前两句是古诗,后两句是续写的,引申于《生年不满百》。
作者:无名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译文:
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却常常怀有千万年的忧愁。
及时行乐却怨白昼短黑夜长,那为何不执火烛夜晚游乐?
韶光易逝太匆匆行乐要及时,时不我与又怎可等到来年?
愚笨的人锱铢必较吝啬守财,死时两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像王子乔那样驾鹤升天成仙,这样的事情难以期待成真。
扩展资料: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而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东汉末年,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得最尖锐的时期,同时也是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
是“百事从心起”。
一笑解千愁的前一句是百事从心起,出自《乐府诗》。全句为“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这一段话的意思:烦恼都是自己想的,放生一笑会化解无数忧愁。两个人的感情是因爱开始的,哭出来了,心中的苦闷也会散去。
大约可以分为三类:
一、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二、军乐
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的军乐。
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三、民间的歌辞
相和歌辞:为汉世街陌谣讴,起初只是人们随意吟诵,“后渐被之管弦,即为相和曲”。
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内容多为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杂曲歌辞: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战争行役,或缘于佛老,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故称杂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