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采风活动总结

校园采风活动总结,第1张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校园采风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采风活动总结1

当商业大片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网络游戏充斥着课余生活,逛街淘宝成为时尚MM的首选。一草一木渐渐被遗忘,人们愿意读一篇冗长的小说,却不屑看一眼描写自然的文字。而我们摄影协会,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相机纪录,描写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我们将采风的日期定在了3月22日,星期六的早上,成员们都很期待,可是天公不做美,在星期六的那天早上,竟下起了雨,下雨也不能阻挡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欲望,我们将出发的时间改成了九点出发,九点我们准时出发了。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青秀山公园!我们之所以选择青秀山做为采风地点,是因为,此时的青山,正是桃花盛开的好时节,也好似我们进行采风的好地方。

由于出发比较迟的原因,我们进入了青山后,就直接分组进行了采风,一共分成了四个组,新成员的加入使得我们的设备增多了不少,也使得我们的采风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

成员自由组合,并由一个负责人带领,各组自由到任意地点采风,采风完后,按时到规定的地点集合进行午餐及活动。在采风的过程中,成员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对美的领悟和感受,都很认真积极的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美好,自己认为精彩的那一瞬,永恒的那一刹那,唯美的那一枝芬芳。

经过三个钟头的自由采风后,各组的成员都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回到了规定的地点集合。我们在那里进行了午餐。午餐过后,我们还进行了个自我介绍的环节

在活动中各个成员都很积极活跃的介绍了自己,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让我们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到了傍晚,我们在青山大门口集合,留了几张集体照,咔嚓,咔嚓,定格了我们每一个人绽放的笑容。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放慢脚步感受身边最真实最朴素的一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希望同学们多留意周围曾经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别让时尚一刻不停地牵着我们走!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指导老师忙,没有空当场为我们讲解摄影上的技术及一些拍摄技巧,但我们还是能够从这方面技术比较好的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是很值得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这次的采风活动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采风活动的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成员与成员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前不认得的,认得但不知道叫什么的,通过这次交流也都能够认识了,能够了解,这样对社团以后的事业才有帮助。

校园采风活动总结2

10月x日,前几日的阴霾一扫而光,阳光格外明媚,迎着微风,吼了声“海山,我们来了。”

这是协会第一次的户外活动,协会内部进行了缜密的计划,确保互动尽兴,又安全为主。大一新生来学校也没有多长时间,对学校周边的环境也不是很了解,特别是海山这样的烈士纪念地。下午一点在西校区大门口,花去15分钟的集合时间,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行囊向海山奔去,阳光铺路,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会员基本没有来过海山,对于这里他们是陌生的、对于这些陌生的面孔他们也难免有些害羞,但是我们协会就要在这里让大家彼此熟悉。开始我们就以部门的形式分了组,在草坪上小憩了一会,就开始活动了。节目很老套,歌词接龙,但是在成员的组织下还是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开始大家还是放不开,但是渐渐的,组里的会员相互熟识了,组与组之间也开始有了竞争的味道,会长买了几串糖葫芦做为奖品,这可勾起了女孩子们的胃口,活动一下子有了高潮。

大概过了个把小时,节目也有点淡化了,我们就组织成员起来大家合照,一组组,一个个,再来个大合照。收拾一番,大家就开始和自己刚刚熟识的朋友自由活动了。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农村的寂静,但是却有一种假日的娱乐。公园里很多狗狗,有些调皮的孩子,偷偷上去拍照,在草坪嬉闹。海山很多烈士墓,这些孩子第一次来,难免有些陌生,学长学姐就带他们去看,让他们了解很多。

这次海山活动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是大一新生进入普法协会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大家通过活动,彼此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从而有利于增进大家的感情,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打下基础,能使大家为我们普法协会出一份自己的力,使普及法律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难免有些欠缺。总结下来,还是有如下问题

1,联络部通知不是很完善,有几人没有被通知到。

2,各部长没有及时召集组员。

3,活动时间没有把握好。

4,活动内容不够丰富。

总结了缺陷,我们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以后开展活动要注意以上问题,并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对策。

1,完善联络部的联络手段,确保每个会员都能收到消息,同时能及时反馈信息。

2,对各部门部长能力要及时提高,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3,对于活动时间,在活动之前要进行缜密的安排。

4,活动内容尽量要求多而且丰富精彩度需要提高。

普法这个集体在注入新生这股浓浓血液之后,相信今年会有更好的表现。

校园采风活动总结3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我们踏上了文学采风的旅途。沿途的风景虽然一闪而过,但在我心中的印象是绿叶中夹杂着几朵小花,小花“浮”在绿叶上。在绿叶上,花显现出一种艳丽美;在花朵下,绿叶显现出一种朴素美。

陶醉在花与叶的情境中,我们和旅行社的叔叔比赛背诗,从大家的口中我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从唐诗到宋词,从天文到地理,又有文学名著,又有读书故事丰富多彩

伴着景观,听着词曲,来到了现代文学馆前面,立刻感到了威严无比——这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这是现代文学的结晶。

原本兴致勃勃的想要进去观看,可惜开馆时间没到,要在外面站几分钟,我垂头丧气地四处环顾,突然,一块石碑吸引了我,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巴金先生题的词。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

入c楼,我发现了:玻璃门上都有一个手印,导游奶奶介绍这是文学馆的一大特色,手印是巴金先生的。当我的手印上去是,我感到倍加骄傲,我的手印与巴金的几乎吻合,我感觉这也许是我与我语文学的缘分。我一定要好好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学,热爱祖国文学。

赵树理,鲁迅,冰心,叶圣陶,曹禺,老舍,丁玲,艾青,沈从文,矛盾,巴金,朱自清,郭沫若等文学作者在导游奶奶的口中更加生动形象,他们的事迹印在我们心中,他们的著作代代相传。

再说导游奶奶,她是一位义工,她对文学的热爱,远远超过我们,她选择这条路的唯一动力就是文学,文学体现了她的生命价值,文学是她的精神食粮。她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肩上也背负着传播和发扬祖国文学的责任!在车上我回味着文学馆不禁入睡了,醒来时,已经快到目的地了。下一站,梨花节。

从远处就听见人声鼎沸,闻其声,不见其影。向小路望去,一条“梨花”路出现在眼前,沿着路径走下去,一会便看到了人群,人们拥簇在集市上,围在梨树边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首诗,表达了我对春的赞美,对梨花的喜爱。更写出了我对待文学的态度,我热爱写诗,热爱赞美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梨花!

本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身价值,体会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我爱祖国文化,我爱自然!

中国世纪大采风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是响应中央领导同志的号召,为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体验、宣传和促进新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进程。

由首都多家全国性文化团体发起并主办,面向全国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自2000开始,至今已成功运作十三年。

中国世纪大采风的意义:

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倡导全国的媒体和宣传机构,策动全国的作家、诗人、电视人、摄影家、书画家、新闻工作者和经济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加盟大采风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创作出反映世纪中国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

弘扬经济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优秀单位,总结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经验;交流探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全民奔小康的成功之路有效途径。

协助地方单位解决需要解决的部分实际困难。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赢得了社会各方面信任和积极响应,从第一届大采风活动四家主办单位壮大到第三届九家主办单位。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 隋 王通 《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

1918年,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等教授发起了歌谣征集活动,设立了歌谣征集处,向全国征集近世歌谣。1920年12月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正式创刊。后来中山大学成立民俗学会,先后编辑出版《民间文艺》周刊与《民俗》周刊,出版了民俗学丛书,刊载了不少采风作品。如《吴歌》甲集、乙集等。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又限于指采集民间的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

抗日战争期间,采风活动主要在南北两地进行:一是在云贵川地区,学者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民俗进行调查研究。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是其中值得称道的作品集。此书共收录两千多首歌谣,并且都是刘兆吉由湖南去昆明徒步行走中调查得来的。二是于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解放区的民间文艺采风活动大规模开展,搜集整理了不少民歌、民谣与民间故事,其中突出的作品有,何其芳、张松如合编的《陕北民歌选》、李季编的《顺天游》,以及马烽、束为等搜集、编印的民间故事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专门负责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研究会创办了《民间文学》等刊物,发表各地搜集的民间文学作品。1958年,在毛泽东的倡议下,全国掀起了新的采风运动。同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民间文学工作方针。这一广大群众参与的民间文学搜集活动成果显著,各地公开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就有2,400多种,其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大量原始资料还没有统计在内。

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工程浩大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在全国开展起来。1984年5月,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联合签发了《关于编纂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省地县各级民间文学集成委员会进行全面的普查与采集。已收集歌谣302万首,谚语748万条,民间故事184万篇。文字资料达50亿字。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具体主持的包括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在内的十套文艺集成志书。这次全国范围的采风规模宏大、动员大量人力、设计比较科学、成果卷帙浩繁,是迄今为止采风活动的典范。

在现代,服装设计师的“采风”的意思也和上面类似,观察各国社会各色人等的衣着,在民族地区收集民族服饰的特点,以求得到服装设计的创作灵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00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