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是maketostock缩写,是一种备货型生产,在对市场需求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
MTS与MTO的区别在于:生产方式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生产目的不同、特点不同。
1、生产方式不同
订货型生产(MTO)是按订单生产,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包括产品性能、数量等,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
备货型生产(MTS)是按库存生产,就是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
2、适用范围不同
订货型生产(MTO)适合来料加工、贴牌制造。
备货型生产(MTS)适合内销,自主生产。
3、生产目的不同
订货型生产(MTO)生产出来的成品都是关联销售订单的,适合客户稳定、产品多、变化大的工厂。
备货型生产(MTS)生产出来的成品是有销售就减库存稳定,适合客户不太稳定,产品价值比较低的工厂。
4、特点不同
备货型生产(MTS)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用户订货提前期短,库存水平高,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
订货型生产(MTO)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用户订货提前期长,库存水平低,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
MTS: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机器翻译系统
MTS:Motion and Time Study *** 作和工时的研究
MTS:Money Translation System 资金传输系统
MTS:Monthly Treasury Statement 每月的财政报表
MTS:Mobile Transaction Server (Aldata Solution Oyj) 移动交易服务器(Aldata溶液Oyj)
MTS:Mar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海洋运输系统
MTS:Mobile Treatment System (vapor extraction system for contamination clean ups) 移动处理系统(蒸气提取系统对污染物干净的ups)
扩展资料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机器翻译系统
机器翻译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G.B.阿尔楚尼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
1933年,苏联发明家П.П.特罗扬斯基设计了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机器,并在同年9月5日登记了他的发明;但是,由于30年代技术水平还很低,他的翻译机没有制成。
1946年,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随后不久,信息论的先驱、美国科学家W.Weaver和英国工程师A.D.Booth在讨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时,于1947年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