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选自什么作者是谁

劝学选自什么作者是谁,第1张

《劝学》选自《荀子》。作者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第四段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 学不可以已二、 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所以 荀子认为,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劝学》劝学《荀子》,《荀子》全书共三十二篇,且每篇都颇有长度,以千字来述全书显然也只能是其人其书的简介罢了,所以在此选取其中的第二篇——修身,来写一些感想。

荀子其人的中心思想是“礼”,他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尊贤爱民”。

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须要“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

同时荀子也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后世影响

《荀子》二十卷是记录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唐代杨倞注。全书共三十二篇(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儒效、王制等等),其中大多数为荀子的著作,少数出于门人之手。

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治学方法、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此为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

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047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