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是什么意思?

立体声是什么意思?,第1张

立体声,就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

立体声(英语:Stereo)是使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音效通道,在一对以对称方式配置的扬声器(即俗称的喇叭)上出现。以此方法所发出的声音,在不同方向仍可保持自然与悦耳。与之相对的是单声道。蝙蝠使用了耳朵和下巴来形成声全息,蛇通过下巴,大象通过脚来获取低频声音,可见,要获得更全面的声音应该具备至少三个通道来感知声音;

才能形成真正的立体声音,这和立体视觉有些不同。如果从记录到重放整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发生的空间感(不可能完全恢复),那么,这种具有一定程度的方位层次感等空间分布特性的重放声,称为音响技术中的立体声。

扩展资料:

立体声是指具有立体感的声音。它是一个几何概念,指在三维空间中占有位置的事物。因为声源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声音有确定的方向来源,人们的听觉有辨别声源方位的能力。特别是有多个声源同时发声时,人们可以凭听觉感知各个声源在空间的位置分布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是立体声。如雷声、火车声、q炮声、风声、雨声等等…

当人们直接听到这些立体空间中的声音时,除了能感受到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外,还能感受到它们的方位和层次。这种人们直接听到的具有方位层次等空间分布特性的声音,称为自然界中的立体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体声

答:立体声技术诞生于上世纪1931 年,是英国电气工程师艾伦·布鲁姆莱茵(Alan Blumlein,1903~1942,终年39岁)发明的。

在立体声技术诞生之前,声音的记录和重放都是单声道的。人们发现,单声道的声音不管有多大,听音人总是到不了乐队中去。这叫“匙孔效应”。好像乐队在室内演奏,把你关在门外,只能通过钥匙孔来欣赏音乐,就是不能到近前。

人有两只耳朵,大自然的声音本来就是立体声,人耳是根据双耳声音的大小和相位差别来精准的定位声音的来源和方位。但是,单声道的记录方式只能记录各种不同声音的大小,无法记录它们的方位。因此,单声道记录丢失了方位信息。

立体声记录方式就是用两个话筒,平行摆在舞台前沿中部相距不远(一般2~2.5米)的地方来采集声音信号,并把声音信号分别记录在同一磁带的两条磁迹上,放音时再把检出的两磁迹信号分别用独立的两路相同的功放器进行放大,最终推动两个摆放相距1.5~2米的结构相同的音箱还原当时的声音。这就是立体声记录和重放的全过程。

立体声记录有八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上述两个话筒分开平行摆放称为AB制,这种方式简单,应用广泛,但缺点是中间的声音反而小,有中空化感觉。如果把两个话筒按90度交叉斜45度摆放在舞台中央,这是第二种,叫XY制,这种方式一般只能记录话筒前面单方面的声音。第三种叫MS制,是用两只话筒在一起十字摆放,一只心形指向的正对舞台,专门记录中间合成的单声道信息,另一只横8字指向,来记录立体声信息。这种方式在立体声和单声道转换时特别好用。第四种叫假人头方式,就是用硅胶做一个假人头,两耳内安装话筒,这种记录方式如果用耳机来听,效果非常好,但用音箱听效果就差了一点。第五种叫声场移动式,它是把每种乐器分别录音,再人工合成的假立体声,这种记录方式声音会漂移、移动,不真实。 第六种是真人头式,就是用一个真人,在他的两耳边各挂一个话筒来记录,但在整个录音过程中他头不能动,不然就录砸了。第七种是法国电视台搞的,叫ORTF制,就是两个话筒离开20厘米,张开110度。这种方式兼顾了上述各种方式的优点,效果也很好。第八种是声场制式,是一种能兼顾单声道、双声道、四声道的,它是用四个心形指向的话筒,安装在一个正方体的四面上来记录各方的声音,最后合在一起处理。

立体声的优点是:增加了各个声源的方位感和分布感、提高了可懂度、提高了声音的力量感、临场感、层次感和音乐的解析度,更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如果是欣赏音乐,用双声道立体声效果已经足够好了。但要是搞家庭影院,仅有两个音箱的立体声就不够用了,电影的场景是非常复杂的运动声场,仅用两只音箱发声无法模拟出现场的声音,特别是听众后方的声音。

为此,增加了两只后置音箱,这就成了四声道,但后来发现演员的道白表现不佳,就增加了一个前中置专门来播放话语音,这就成了五声道。为了增强低音表现震撼的效果,又增加了一路专门播放150Hz以下的低频的超重低音有源音箱,由于这一路不是全频段(仅有低音),所以不能算一路,仅能算0.1,加上原有的5路全频,总共是5.1声道。这样,立体声就变成了环绕立体声。

在环绕立体声业内,有一个人物可以说是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瑞米尔顿· 杜比博士,他1968年就在旧金山成立了杜比实验室,专门从事磁带降噪的研究和环绕立体声的研究,后来推出了数字化的5.1声道,这就是AC—3系统。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使用这套系统记录声音。虽然后来有一套DTS系统与其竞争,但效果几乎是不分仲伯,外行人更是难以比较出差别来,电影也都是两套系统都同时使用,也算有备份系统以确保万无一失。

与单声道相比,立体声有如下优点:(1)具有各声源的方位感和分布感;(2)提高了信息的清晰度和可懂度;(3)提高节目的临场感、层次感和透明度。

我们听声音时,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我们所以能分辨声音的方向,是由于我们有两只耳朵的缘故。例如,在我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那么,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并且右耳听到的声音比左耳听到的声音稍强些。如果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很高,传向左耳的声音有一部分会被人头反射回去,因而左耳就不容易听到这个声音。两只耳朵对声音的感觉的这种微小差别,传到大脑神经中,就使我们能够判断声音是来自右前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耳效应”。

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例如一个音乐会的录音,从舞台各方面同时传来的不同乐器声音,被一个传声器接收(或被几个传声器接收然后混合在一起),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而记录下来。放音时也是由一个扬声器发出声音。我们只能听到各个方向不同乐器的综合声,而不能分辨哪个乐器声音是从哪个方向来的,感觉不到像在音乐厅里面听音乐时的那种立体感(空间感)。

如果录音时能够把不同声源的空间位置反映出来,使人们在听录音时,就好像身临其境直接听到各方面的声源发音一样。这种放声系统重放的具有立体感的声音,叫做立体声。

在舞台上用两个相距不太远的传声器,分别连到两个放大器上,然后把放大器放大后的变化电流连接到另一个房间的两个与传声器位置对应的扬声器中。这样当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由左向右、边走边唱地走过时,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听众就会感到好像演员就在自己面前由左向右、边走边唱地走过一样。如果用两个录音机同时分别记录从两个传声器送来的音频电流;放音时,再将同时放音的两个扬声器放到与传声器对应的位置上,听到的声音就会有很好的立体感,这就是两声道立体声录音。现在的立体声磁性录音机大多是两个声道的。它的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都是由上下两组线圈做成的,磁头的磁心叠厚比一般用的磁带录音机磁头磁心叠厚要窄一半多,在磁带上的磁迹也就比普通录音机记录的磁迹窄一半多。这样,一条磁带上就有四条磁迹。在录音时,声音由布置在左右的两个传声器转变成音频电流后,由录音机内的两套放大器分别进行放大,并分别送到录音磁头的两组线圈内,当磁带经过录音磁头时,两声道的录音就同时被记录到磁带的两条磁迹上。在放音的时候,磁带通过放音磁头时,放音磁头的两组线圈分别感应出两条磁迹的变化电流,经过两套放大器分别放大,然后由布置在听众左前和右前的两个扬声器分别重放出两个声道的声音,使听众获得立体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05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