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形状、人的形状、众生的形状、寿者的形状。出自《金刚经》
一、我相:“我”是指我的这个感知性主体。你用锥子刺到我肉里,我痛得跳了起来,我感觉到疼,我生气了。这时候我就能够意识到有“我”的这个存在。
二、人相:人相不是指我以外的你和他这些人。是指我以外的一切。你、他、它都是人相。别人、狗、猪、石头、空气、虚空都是人相,因为他们都在我之外。
三、众生相:众生相也不是说一切有生命的生灵。而是说一切存在的生长灭相。简单点说,不是“众生”,而是“众之生”。
四、寿者相: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佛教成立的根本理论。即无和有,有常和无常等对立的基本理论。世界是恒久不灭的,这是一种寿者相。它秉持的是有和有常的认知形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此经的注疏很多,在印度,除弥勒所造八十偈释本之外,尚有无蓍《金刚般若论》、世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功德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相不坏假名论》,以及未被汉译的师子月、月官等人所撰的论释。
在中国,从东晋到民初,各家撰述不绝,主要有后秦僧肇《金刚经注》、隋吉藏《金刚经义疏》、隋智顗《金刚经疏》、唐慧净《金刚经注疏》、唐智俨《金刚经略疏》、唐窥基《金刚经赞述》、慧能《金刚经解义》《金刚经口诀》、唐宗密《金刚经疏论纂要》等书。近人注释亦有印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等多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录太虚大师主讲
民国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五月在武昌佛教会
(经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解) 此明降心。无量、无数、无边,均极多义。
我相者,谓人皆以四大五阴和合相续假相为我相。
人相者,对我相言,如人类,我对之称人,故名人相也。
众生相者,即我对人以及非人,所谓九类众生差别之相也。
寿者相者,谓生命永久相继不断之相也。
又凡有情各具此四相。如既称曰我,则有我相;而我具人格,则是人相;我属生物,则是众生相;我有生命存在,则是寿者相;余可类推。菩萨既发广大心,度三界九类无量无数无边极多之众生已,其心不著实有众生得灭度者,则其心自无烦恼,自然降伏而不损害其菩提心矣。何以故?盖菩萨度众生,不著菩萨为能度之相,众生为所度之相,当观菩萨众生之相,皆是四大五阴和合相续,皆是毕竟清净,虽度而实无能度所度者。不然、若菩萨谓我能度人,则即著我相;我能度人度众生,则即著人相、众生相;有我、人、众生恒时存在,则即著寿者相。总之、即是一著我相,则四相皆著。心既有著,则心即不能降,一切烦恼颠倒皆随之而起,是不及声闻果之犹证生空,乌足称人法双空之菩萨哉。
“寿者相”。这是从时间去看“我”的存在。它牵连到我相、人相和众生相。假如没有我相,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但所有的众生都执着于寿命,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因此他们寻求他们生命的安全感,他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着不放。然而那些已经无我相的人,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无寿者相就是没有"时间"的念头!《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让我们修净业,不要着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