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字拼音是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执毛笔的样子,是为笔之初文。聿的本义指书写用的笔,后假借为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聿,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聿,所以书也。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示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所书也,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
聿的成语:岁聿其莫
岁聿其莫,汉语成语,拼音是suì yù qí mù,意思是指一年将尽。
出处:《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用在句首或句中,起顺承作用。基本释义:1、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2、〔~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3、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详细释义:〈名〉(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brush]。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
无论是甲骨铜器,还是文献典籍里所见到的聿字,是极少用其“执笔写字”或“写字用的笔”这种含义的。扬雄《太玄·饰》提到“舌聿之利”(舌指讲话,聿指用笔写文章),可说是罕见的例子。聿大都用作语气词,偶而也用作地名(卜辞)。聿被久假不归,本义逐渐湮没,不得不在它上面再加竹头,成为“笔”,以便同假借为语气词的聿相区别。现在所见文献资料中的诸多“笔”字,究其初,应该都是“聿”字。《说文解字》分析聿字为“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