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是殷周古文字的一种类型。
因其载体是青铜器而得名,正如甲骨文也是殷周古文字的一种类型,因其载体主要是牛胛骨、龟腹甲和龟背甲而得名。我们学习与研究金文,需要熟悉殷周青铜器的类型、纹饰等相关知识,唯有如此,方能较准确地判断金文的时代及其撰述之目的。
其他资料
而且,学者给金文(青铜器)所命之名,其中就包含有青铜器的器类,如毛公鼎、利簋、录卣、令彝、师永盂、裘卫盉、散氏盘等。
如果不识或误认铜器类型,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利用金文。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林巳奈夫《殷周青铜器综览》、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等专著。
已系统论述殷周青铜器的类型、纹饰、功用、断代等相关专题;张懋镕主编《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丛书还通过一系列专著,详细论述各个器类的发展演变。
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是商代、西周时期铸或刻在各类青铜器上的铭文,主要是刻于钟、鼎一类器物上,所以又叫钟鼎文。其中有的字是凹下去的,有的字是凸出来的,凹下去的阴文叫做“款”,凸出来的阳文叫做“识”,所以金文又统称为“钟鼎款识”。一般认为,金文形成于殷商时代,盛行于西周。钟鼎文字记载的大都是天子令律、功德、封疆,诸侯的言行以及有关征伐、狩猎、祭祀、刑法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因此,金文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1、金文出现在商朝,时间是公元前1300年左右。
2、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
3、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
4、西周金文,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东周金文自平王东迁以降,铁器渐见,钟等青铜乐亦渐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故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般,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