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已与权威书籍校验
[jiǎ]
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
2.第一;居第一位:~级。桂林山水~天下。
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壳。指~。
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偏旁部首全解75讲
75课时课时
¥49.90
百度汉语 App
AI让学习更简单
立即下载
详细释义
1. 甲 [jiá]2. 甲 [jiǎ]
甲 [jiá]
〈名〉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武器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披甲的人,即甲士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
如:龟甲鳞甲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
如:指甲趾甲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六十甲子的省称 。
如:年过花甲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
如:某甲与某乙
姓
甲 [jiǎ]
〈动〉
居第一冠于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把甲衣穿在身上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形〉
第一的,上等的 。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组词
裙甲甲鱼甲虫指甲披甲铠甲甲胄甲烷甲壳科甲甲兵趾甲挂甲甲苯
百科释义
甲是我国汉字,读音“jiǎ”,共5笔,是独体字。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甲的含义很多,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居第一位,表示测量田地面积的单位,同时还是姓氏名。
学段更换
甲胄,汉语词汇,拼音为jiǎzhòu,有三个释义,泛指兵器、披甲戴盔,还指战争。解释:泛指兵器。披甲戴盔。指战争。
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橹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_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士宁登重榻。”
清·赵翼《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甲 jiǎ(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同本义 [skin]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诗经·芄兰》:“能不我甲.”注:“甲为狎.”(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1.天干的第一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2.居第一位.例如:甲等/桂林山水甲天下.《本草纲目·草部·芍药》:“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
3.姓氏.
4.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例如:龟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耗白甲品羽.”王冰注:“白色甲虫.”
5.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例如:指甲.《灵枢·厥病》:“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
6.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例如:盔甲/装甲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