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什么是信息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第1张

1、保密性。

也称机密性,是不将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用户的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加密是防止信息非法泄露的最基本手段,主要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2、完整性。

是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中,保持信息不被破坏或修改、不丢失和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3、可用性。

也称有效性,指信息资源可被授权实体按要求访问、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性(系统面向用户服务的安全特性)。在系统运行时正确存取所需信息,当系统遭受意外攻击或破坏时,可以迅速恢复并能投入使用。是衡量网络信息系统面向用户的一种安全性能,以保障为用户提供服务。

4、可控性。

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

5、不可否认性。

又称拒绝否认性、抗抵赖性,指网络通信双方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确信参与者本身和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同一性,即所有参与者不可否认或抵赖本人的真实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样性和完成的 *** 作与承诺。

扩展资料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输入功能: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存储功能: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处理功能: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输出功能: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控制功能: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系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息安全

保密性也称机密性,是不将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用户的特性,可以通过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加密是防止信息非法泄露的最基本手段,主要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提高计算机安全属性的方法:

(1)计算机管理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爱护机器,了解并熟悉机器性能,及时检查或清洁计算机及相关外设。

(2) 掌握工作软件、办公软件和网络使用的一般知识。

(3)无特殊工作要求,各项工作须在内网进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工作内容管理、销毁要符合保密要求,严防外泄。

(4)不得在外网或互联网、内网上处理涉密信息,涉密信息只能在单独的计算机上 *** 作。

(5)涉及到计算机用户名、口令密码、硬件加密的要注意保密,严禁外泄,密码设置要合理。

(6)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计算机不得接入内网,不得 *** 作、存储机密文件、工作秘密文件。

(7) 非内部计算机不得接入内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13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