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第1张

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有:模范法,失蜡法,铸合法,焊接法。

1、模范法

简而言之,模范法就是先用陶泥做出“模”(想要铸造的青铜器的样子,也就是青铜器的草稿),“范”(将泥土敷在模上,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轮廓的组成部分)和“芯”(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而后将范和芯组合起来,范、芯之间的空腔就形成了所要铸造器物的形体,再将熔化的青铜液浇注进空腔里,经过冷却侯,分离陶范,修整等步骤,呈现出的就是最后的青铜器了。

如果需要在器物上制作出纹饰,那么还是需要首先在模上就做出纹饰来,这样才能让范上出现镜像式的纹饰,有时候若纹饰要求非常精细,还需要直接在范上进行精加工。由于铸好铜器后陶范就被打碎拆除,所以陶范大多是一次性的。

2、失蜡法

失蜡法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采用易融化且便于塑形的材质,如蜂蜡,动物油脂(牛油、羊油等)或松香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随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形成泥壳,再涂上耐火材料。加热烘烤,熔点低的蜡模融化流出,形成空腔。往腔内浇注青铜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即可得到光洁细密而又精巧的铸件。

这种方法在现代金属成型工艺中仍被广泛应用,称为熔模精密铸造。

3、铸合法、焊接法。

是指青铜器物的器体(以下称主体)与其附件,如耳、足、柱等附件分开铸造,或一件青铜器物整体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许多大型的及工艺复杂的青铜器需要分断制作后进行整体组装,所以铸合法、焊接法等新的工艺方法就产生了。

商周时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就是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

过程是:1.制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2.翻外范。将调合均匀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按在泥模的外面,用力拍压,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按照器物的耳、足、鋬、底、边、角或器物的对称点,用刀划成若干块范,然后将相邻的两泥范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后晾干,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补范内面的花纹,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范;3.制内范。将制外范使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再用火烤干,制成内范。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铜器的厚度;4.合范。将内范倒置于底座上,再将外范块置于内范周围。外范合拢后,上面有封闭的范盖,范盖上至少留下一个浇注孔;5.浇铸。将融化的青铜溶液沿浇注孔注入,等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掏出内范,将所铸的铜器取出,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

所以青铜器没有完全一样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141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