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用:
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2、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二、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①英文半角作“:”,②英文全角作“:”,③中文全角作“:”,④中文半角作“:”,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三、冒号和“即”如何配合使用,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即”相当于“就(是)”。冒号可用于“即”字后以提起下文,但不宜用于“即”字前。例如:
1、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2、这项人类社会活动兼有一系列特有的专业特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理论性与行为艺术性。
扩展资料:
1、中国古代句读符号中无冒号。现行标点符号中的冒号,形式和用法是从西方引进的,而名称是使用表意词,具有独创性。“冒”字有“隐起”和“统括”的意思。如“冒头”“冒子”指文章、话语的开头部分或引子。“先说过一大篇冒头,然后引入本体”,鲁迅在《彷徨·孤独者》所说的这句话有助于理解“冒”字的含意。
2、冒号在 1919 年前后曾使用过多种名称:句断意连之号、冒号、冒引号、集点、集号、叙点、续号、叙述号、结号、综号、两点、爽殿、重点、扎点、可仑。胡适曾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1916年)一文中建议采用“:或”形式的冒号,所使用的名称为“冒”。前一种是西式冒号,后一种是把西式冒号的两个圆点改成两个中式尖点。
3、钱玄同在《句读符号》(1918年)一文中建议采用的西文留种标点符号包括“‘:’冒或结”。“结”字显然指总结上文。冒号的形式和名称是 1919 年《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正式确定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冒号
冒号的用法: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
2、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等词后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用冒号。(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等词后需要根据情况判断是否用冒号。)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话题:诚信。”“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冒号的作用:
1、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
2、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
3、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4、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5、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6、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7、分隔作者和作品名称。
8、分隔标题中的主题词和说明补充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