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挑”、“连襟”、“连桥”三个词语意思相同,均指姊妹丈夫之间的互称或合称。其中:
1、“连襟”是雅言或书面语言,在古代的时候便早已有了此称呼。
2、“一担挑”原义是指相连的人或物,生活中是“连襟”的方言说法,常见于四川、河北南部。
3、“连桥”是“连襟”的又称。
扩展资料
1、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2、就拿亲属称谓中常见的“娘”和对“母亲”的称呼来说就独具特色。“娘”在山东、河南等方言中指“母亲”,但在晋南方言中并不用来称呼母亲,而是指称别的亲属和对象。
3、山西方言中“连襟”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在山西方言中则俗称为“担子”、“挑川”、“挑担”或“夜不停”,也有叫“连襟”的。
4、叫“连襟”的方言区有:北区的山阴、大同县,朔州的平鲁区,忻州以及河曲、偏关、保德、五台等地;西区的交口县;中区的榆社、太谷、平遥、阳泉;东南区的长治等地。称为“挑担”的地区为:北区的浑源、灵丘等;西区的中阳、柳林、离石、临县等;南区的洪洞、临汾、闻喜、稷山等。大同市广灵则称为“夜不停”或“挑担”。运城芮城称为“担子”。晋南左权称为“挑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担挑
一担挑关系意思是指相连的人或物,因为一担有两头,故用以指两种人或物有相连的关系。指连襟,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又称“杠”。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俗称“一担挑”。一担挑是连襟的方言说法,常见于四川、河北南部。“连襟”据说最早出现在杜甫笔下。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李姓老头,序论起来,两家还是转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几句是:“孤陋忝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还没有后来所称的姐妹们丈夫之间的那种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