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颗手串: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12颗手串: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寓意着人生的际遇掌握在自己手里,适合对人生有目标、有把握、自信的人佩戴。
13颗手串:指十三力: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14颗手串:代表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让一切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让佩戴者面对苦难挫折,都能无畏面对,勇往直前。
18颗手串:18颗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常见的,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数目吉利,便于携带,寓意着十八罗汉一样健康的体魄,适合送给大病初愈的人佩戴,佛祖、罗汉保佑其康复。
21颗手串:21颗指的是菩萨修行时从涅槃到成佛所经历的21个阶位,分别是十地、十菠萝蜜和佛果。寓意着凤凰涅槃,适合即将面对人生的分水岭,有大事要做的人佩戴,保佑一切顺利,浴火重生。
佛珠手串常见的数目有: 一百零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三十六颗、二十七颗、二十一颗、十八颗、十四颗。
1、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3、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4、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5、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6、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
7、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8、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在汉传佛教中,念珠最早的记载起源於唐代净土宗道绰大师。
佛教的念珠亦是礼敬法器的一种,佛教不同的念珠用于作不同法事,念珠珠数为108颗,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三昧,作为修持念咒念佛时计算数字之用,108粒当作100计。
大正藏中有《佛说木患子经》,相传念珠起於波流离王,以无患子做成,相传此经是东晋时译出,但译出人不详,相传於梁朝译出的《牟梨曼陀罗咒经》中提到钵塞莫,注解中说它即是数珠。
正常来说一串佛珠是由108颗组成的,它代表的含义是:断除108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当然我们生活中所见佛珠手串不可只有108颗珠子组成的,还有54颗、42颗、36颗、27颗、21颗、18颗、14颗等组成的佛珠手串,这每种数量的手串代表的含义也不相同,所以选择佛珠手串一定不要看其颗数去选择,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心意去选择,这才是最好的。
手串就是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_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以下为佛珠颗数所蕴含的内涵:
第一:佛珠手串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已见上文,兹不赘述。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姚秦)鸠摩罗什泽《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第二:佛珠手串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十地”“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佛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第三:佛珠手串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