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平流层还有什么层

对流层平流层还有什么层,第1张

对流层平流层还有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按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和状况,可把大气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按大气电离状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按大气的光化反应,可分为臭氧层。按大气运动受地磁场控制情况,可分有磁层。

扩展资料:

对流层下层的大气会与地表产生摩擦,但上层的空气却没有受这种摩擦力的影响。所以在对流层内的天气现象有所不同。基于这种现象的差别,对流层会再被分开三层:

(1)接地层:海平面0~100米,受到与地面的摩擦比较大,所以其大气的运动及湍流甚为不规则且较为活跃。

(2)艾克曼层:100米~1千米,受到科里奥利力、气压倾度力和与地面的摩擦力这三种力合成而运动。

(3)自由大气: 1千米~对流层顶,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所影响,大气处于一个自由运动的状态之中。

对流层以对流运动为主,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空气下热上冷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运动。

平流层以平流运动为主,在该层上部有臭氧层,气温随海拔增加而增加,空气上热下冷稳定,对流运动弱。

平流层:

平流层,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对流层:

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以及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及气溶胶。

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

我们平时可能会听到平流层和对流层,坐飞机的时候也会经过这些层,那么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

在了解平流层和对流层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概念,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气层是因重力原因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空气,含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包裹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直到1000多公里的高空仍然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大部分气体集中在100公里以下(热层以下)。

大气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地表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线),减少同一天内出现极端的温度差

大气层总共分为以下几层(从近地表到天空):

对流层(Troposphere):大约在0至7-12km以内(各分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说大概),是最接近地面的的大气层。空气上下对流剧烈,风向和风速经常变化。大气中80%的水汽存在于这层,因此最常云雨出现的区域,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流层(Stratosphere):大约在7-12km至50-65km左右(赤道、极地和中纬度的下界都是不同的),也叫同温层。这层含有臭氧,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不会被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直射。大气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因此气流平稳,几乎没有上下对流。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中间层(Mesosphere):大约在50-65km至80-85km左右。这层主要含有一些由光化学作用产生的氧化物(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温差原因使得大气存在相当强烈的垂直方向的运动。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增温层(Thermosphere):大约在80-85km至700-800km。也叫热(气)层。这层空气很稀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离子很多),温度相当高。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外气层(Exosphere),大约在700-800km至2000-10000km(外界很难界定),也叫散逸层、外(逸)层。这层是外太空的起点,进入该层的大气分子很容易逃离地球进入太空(地球大气在这一层逐渐过渡到宇宙),主要含有氢和氦两种气体。外气层的顶界可被视作整个大气层的上界。这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主要充斥着各种云雨雾雪等,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各种天气现象存在于此。而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且飞机起飞和降落经过对流层,平稳飞行于平流层底部,因此起飞和降落会要求系好安全带,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起飞和降落一定要打开挡光板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264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