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抓住观众的心,内容的新鲜和形式的多样缺一不可,而慢直播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十分讨喜的。没有剧本,没有镜头剪辑,没有干预,甚至不需要音乐,只有完全原生态的内容,保证了慢直播的真实和未知,在这样一场信息同步的即时直播中,观众直接观察到事态的发展,而慢直播即时互动的社交特性更是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
慢直播极具独特性,具体来讲,一是业务资源具有独特性,或是特色旅游景点,或为特色地标,或为特色红色教育基地,或为特色专题,每一个分类都具备独特性。二是视角具有独特性,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生活的比重增大,各类直播成为广大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慢直播”对于爱好旅游暂时不能亲至的,可以起到一定补充效果。
在互动中达成情感共振,很多人喜欢看慢直播,原因是享受慢直播带来的放松感与陪伴感。没有主播干预的慢直播往往会给观看者带来更加真实的观感,原生态的内容呈现也会让其更容易进入放松的精神状态。打开一段慢直播,不快进也不切镜头,实时欣赏原汁原味的景色和生活:可能是火车长途行驶中沿途的风景,也可能是手艺人在静静的做手工。慢直播从环境、流程、细节、语言等各个方面,带领大家感受寻常生活中的艺术和当地流行文化
长陪伴、沉浸感的慢直播开始满足人们想“慢下来”的刚需。所以,如果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用一场“慢直播”来治愈下心情吧
一提到直播,不少人似乎都会想到主播没完没了的吆喝,一闪即过的知识点,让直播充满了紧张与刺激。但还有一种直播,能让观众在不知不觉跟着读完一本书,花3个小时等待三文鱼上钩,甚至只是盯着篝火度过一个夜晚。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想“逃离”的时刻,而“慢直播”正在成为这个出口。
没有剪辑和特效、没有多余的解说、节奏舒缓、画面简单的慢直播逐渐在层出不穷的快餐式娱乐内容之外,成为了网友们心中的一片自留地。
当代网友爱开着倍速看视频,也爱在深夜守着慢直播发呆、入眠,在没有戏剧冲突的真实记录中试图构建另一个“自我”。
慢直播真正走进大家视野是在2020年初,央视频的《疫情24小时》让慢直播第一次在国内成为现象级的议题。
据官方披露数据,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直播24小时未间断,一共持续了117天,累计在线直播超过6000小时,观看量接近2亿人次。央视频还在武汉各地标性建筑,比如长江大桥、洪山广场、汉江关、武汉大学等地,架设了直播镜头,为网友日日夜夜直播武汉的情况。
更早之前,央视网iPanda频道24小时向全球直播国宝们的生活,就吸引到大批网友每天打卡围观。可以说,慢直播现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媒体做新闻报道的主流手段之一。
过往“唯快不破”的互联网平台,近年洞察到用户们想“慢下来”的新内容消费趋向,率先借民间势力居然彻底激活了这个业态。例如,民间的UP主们自发打造了诸多慢直播形态,如沉浸式监看人家学习的“学播”、动漫桌面+白噪音+主题配乐的“氛围直播”、包括而不止于养鸡养鱼养鸟的“养播”等。
慢直播的兴起之所以率先由民间力量推动,正因为对“即滑即走”快节奏娱乐内容产生审美疲态后,更重“互动”的民间创作者们发现,长陪伴、沉浸感的慢直播开始满足人们想“慢下来”的刚需。
所以,如果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不妨用一场“慢直播”来治愈下心情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