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2、雅砻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西部。
3、岷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中部。
4、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的东部。
5、乌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又称黔江,在贵州省北部。
6、湘江是长江中游支流,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7、沅江是长江中游支流,在湖南省西部。
8、赣江是长江中游支流,江西省最大的河流。
长江的支流主要有岷江、湘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雅砻江、沅江等。
1、岷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因先秦以来即视为长江上源,故又称江、江水、大江水。
2、湘江:古称湘水,亦名雁门水,上源为寻乌县的罗塘河,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赣江上游贡江段支流。
3、沱江: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
4、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5、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古称延江、黔江,是贵州的“母亲河”,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历来是贵州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
6、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长江地质地貌
长江可能有4500万年历史长江流域处于中国中部;横贯东西,地跨中国地貌的三大阶梯,面积180万平方千米,高度从江源的海拔5400米处降至吴淞口海平面。
流域内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地面高差悬殊,包括: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与平原等各种形态。
按形态成因类型与逐级区划原则,流域内地貌可划分为西部高原高山区(第一大地貌阶梯)、中部中山低山区(第二大地貌阶梯)与东部丘陵平原区(第三大地貌阶梯)。
广元一雅安以西的高原高山区,又可再划分为江源高原浅丘区与金沙江高山-峡谷区2个二级地貌区,前者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后者山顶一般3000-4500米。
长江的六大支流是: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
长江,在中国古代称作江水、大江,简称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80千米,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青海、 西藏、 云南、 四川、 重庆。
中部,湖北、湖南、江西。东部,安徽、江苏,,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域覆盖中国大陆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中国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带。
长江受到工业污染、农业径流、河沙淤积、湿地和湖泊减少的威胁,因而加剧季节性洪水的发生。故长江部分地区已被划为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则因丰富的自然及文化资源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扩展资料
长江地质地貌
长江可能有4500万年历史长江流域处于中国中部;横贯东西,地跨中国地貌的三大阶梯,面积180万平方千米,高度从江源的海拔5400米处降至吴淞口海平面。 流域内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地面高差悬殊,包括: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与平原等各种形态。
按形态成因类型与逐级区划原则,流域内地貌可划分为西部高原高山区(第一大地貌阶梯)、中部中山低山区(第二大地貌阶梯)与东部丘陵平原区(第三大地貌阶梯)。广元一雅安以西的高原高山区,又可再划分为江源高原浅丘区与金沙江高山-峡谷区2个二级地貌区,前者高原面海拔4500-5000米.后者山顶一般3000-4500米。
少数是达到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区,被冰川所覆盖。 襄阳-宜昌-凯里以西的中部中山低山区,可再划分为北侧的秦巴山地区、南侧的鄂黔山地区与处于此二者之间的四川盆地3个二级地貌区。前二者高程均在200米左右,后者在1000米以下。
东部丘陵平原区,可再划分为北侧的淮阳低山丘陵区、南侧的江南低山丘陵区与二者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另外,还可依次划分出若干三级地貌区和四级地貌区,如江汉平原区、洞庭湖平原区、鄱阳湖平原区、巢湖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区、汉中盆地区、南阳盆地区、长江三峡高山峡谷区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