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壶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海洋生物和船舶很怕藤壶?

藤壶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海洋生物和船舶很怕藤壶?,第1张

相信很多人近期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刷到这样一种生物——藤壶,它们成群附着在海边岩石、船舶、海龟和鲸鱼的身上,犹如牛皮糖一般黏上就甩不掉,有的海龟还因为藤壶附着太多而死掉。这样一个东西,是如何让人这么讨厌的呢?

藤壶是什么?

藤壶,听起来像是一种植物的名称,但它其实是一种附着于粗糙表面的节肢动物。看藤壶的外形,很多人以为它是类似生蚝这样的贝类,但实际上,藤壶的近亲却是虾蟹这样的甲壳类。

藤壶的寿命大概2-6年,在长成成体之前,还会经历三种生长状态:浮游、无节幼虫、腺介幼体藤壶在无节幼虫时就已经可以自由活动,再经历2-3周的成长之后,就会变成腺介幼体。这个时候的藤壶就会开始寻找它们要生活一辈子的地方了。

首先藤壶通过水流牵引,或者用触手滑动选择适合生长的地方。对于藤壶来说,哪里是比较适合的地方呢?这需要满足3个条件:第一,水流较慢;第二,表面粗糙;第三,光线较暗。当藤壶找到一处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后,就会先使用小触手去接触表面,进行探查并调节位置。然后藤壶就会从触角分泌出胶体,粘连在附着物表面上,最后慢慢发育为藤壶成体,生成石灰质一般的外壳,永久附着在这里了。

藤壶如何繁殖?

藤壶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群居动物。虽然是雌雄同体,但是基本上都是异体受精,很少有自身受精的情况,因为藤壶附着后是永久都无法移动的。雄性的藤壶会有一根超长的性器官,繁殖时,雄性藤壶会将自己的性器官伸到附近的雌性藤壶身体里轻轻一点,受精即为成功。

雌性藤壶经过1-2个月的孕育,然后将成熟的藤壶幼体喷出,随波逐流,幼体的藤壶又会开始它们新的一轮生长周期。藤壶繁殖的高发期在每年的4月到10月,不过排卵量与雌性藤壶的个体大小和水体温度有关。

藤壶为何会选择附在海龟和鲸鱼身上,而不是其它的海洋生物

大多数的海洋生物表面都有鳞片或者表面比较光滑,这并不利于藤壶附着。此外,像海豚、鲨鱼这类海洋生物,反应灵敏,行动速度快,藤壶在幼时选择附着物时,根本追不上它们,更别说附着在它们的身上了。

有些海洋生物也是群居生物,藤壶在选择附着时,会被它的同伴们帮忙清理掉。因此供藤壶选择的最佳海洋生物,莫过于海龟和鲸鱼,以及海螺、生蚝这类海洋生物。

藤壶带来的危害有多大?

藤壶的强力附着,会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速度,加重海洋生物的负担,由此造成海洋生物无法捕食或者躲避天敌导致死亡的案例也是有的。除此之外,藤壶如果嵌入海洋生物皮肤过深,还会造成海洋生物不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鲸鱼会经常通过拍打海面、撞击船舶的方法来击落附在身上的藤壶减轻痛苦。

很多人也许会想,为什么不能人工为海龟和鲸鱼清除藤壶?动物是不会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我们只能在偶然遇到和打捞到海龟时帮它们清理掉。但是受藤壶迫害的海洋生物何其之多,我们能尽的只有微薄之力。

像鲸鱼这种海洋生物我们是无法为它们去除藤壶的,藤壶并不是简单黏在鲸鱼的表皮,随着藤壶的生长和它所分泌的胶体,藤壶已经牢牢的长在了鲸鱼的表皮上。如果要对藤壶进行清除,必然会对鲸鱼造成伤害,反而增加鲸鱼的痛苦和死亡率。

除了海洋生物受其迫害之外,藤壶独特的附着方式也盯上了我们的船舶和海岸,藤壶繁殖力超强,并且分布范围极广。被藤壶附着的船舶会吃水加重,在航行时的阻力会加大。藤壶不但让船舶耗能增加,在遇到暴风雨等自然灾害时,船舶的危险性也相对增加。

如果藤壶附着在海岸的排水口、管道,还会管道堵塞、排水不畅,因此人们需要将这些藤壶清理掉。

如何避免被藤壶附着?

藤壶没有天敌,因此生长肆虐,为了能够避免让藤壶附着,人们可谓是在这方面想尽了办法。一种是在船底涂上有毒的涂料防止藤壶附着,但是这种涂料不仅对藤壶有害,对海洋也是有害的。所以人们常利用过滤网或者机械清除装置,减少和清除藤壶的附着。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吃掉藤壶,外表丑陋的藤壶享有“来自地狱的美食”之称。不过因为藤壶附着力较强,不好去除,因此市面上的藤壶并不多,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藤壶(学名:Balanus),俗称“触”、“马牙”等,是一种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有着石灰质外壳的节肢动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

藤壶是雌雄同体,大多行异体受精,生殖期间用能伸缩的细管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受精卵经历变态发育,从幼体发育为藤壶成体。在热带海区,该类生物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附着,且种类和数量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下降。

藤壶等附着在沿岸码头、船底、海底电缆等处,往往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固着在船体的藤壶使航行速度大大降低。

扩展资料:

藤壶的生活习性

藤壶的幼虫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浮游,无节幼体,腺介幼体。腺介幼体是一种特殊的幼体形式,它无须摄食,此阶段仅仅是为了选择附着、变态的适宜地方。游泳着的腺介幼虫被流动的水流牵引附着到底质上,它们开始用其小触角运动。这种附着是可逆的。

如果幼体不变态,它们能重新恢复游泳阶段,因为它们还保留着游泳的能力。一旦幼体附着,腺介幼虫便开始探查它所附着底质的各方面的理化性质。

腺介幼虫以有规律的“步伐”在底质表面上运动,运动的距离一般较短,且每一步都很少改变方向或停止。当幼虫找到适宜的附着物后,从其第一触角第三节的附着吸盘的开口处分泌出胶体腺,第一触角被胶体包围,腺介幼虫开始了营固着生活,然后再变态为成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268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