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什么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什么,第1张

此地无银三百两下一句是: 隔壁王二不曾偷。

拓展资料

解 释:

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注    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近义词:

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反义词:

相得益彰

出 处: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成语,没有下一句。

解释:比喻想要把事情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读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出处:民间故事:古时,有一个叫张三的人,把银子埋藏地下,又害怕别人来偷,于是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扩展资料

近义词: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1、欲盖弥彰

读音:yù gài mí zhāng

解释:想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暴露得更加明显。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

白话释义:有的人追求名声而不能,有人想掩盖而名声章。

2、不打自招

读音:bù dǎ zì zhāo

解释: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他忽然说出道:后日是他母难之日,邀请诸邪来作生日。”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解释分析: 该歇后语是一句逻辑推理型歇后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个民间笑话,有一个人有人把银子埋在土里,上面写了个字条:此地无银三百两,原本他不写,别人反而不会注意,他一些,别人就注意到了,所以说“不打自招”,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类似的歇后语还有:

1、水仙不开花——装蒜

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知

3、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4、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扩展资料:

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还有一种是比喻谐音类的,例如:

1、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2、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3、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4、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道值(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282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