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是力的单位,即牛顿,简称牛,国际单位制(SI)中,符号为N。
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非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作用在1kg物体上,使之产生1m/s²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知,1N=1kg·m/s²。
物理学中,用G=mg求重力,其中G为重力,m为质量,g为常数,约为9.8N/kg,g也是重力加速度,也是常数,约9.8m/s²,g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9.8N/kg=9.8m/s²,推导:9.8N/kg=9.8(kg·m/s²)/kg=9.8m/s²。
命名缘由
在物理中牛顿(Newton,符号为N)是力的公制单位,它是以创立经典力学的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命名,牛顿是一个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它是由kg·m/s²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历史沿革
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各国一直通过有各种不同的单位体制,混乱复杂,不同行业采用的单位也不尽相同,例如法国曾通用米-吨-秒制,英美曾通用英尺-磅-秒制,技术领域中采用工程单位制,即米-千克力-秒制,而物理学则习惯于厘米-克-秒(CGS)单位制,这对经济交往和科技工作都十分不利。
为了便于国际间进行工业技术的交流,1875年在签署米制公约时,规定以米为长度单位,以千克为质量单位,以秒为时间单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米-千克-秒(MKS)单位制。
N是力的单位,即牛顿,简称牛。国际单位制(SI)中,符号为N。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非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作用在1kg物体上,使之产生1m/s²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1N=1kg·m/s,即能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m/s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义为1牛顿。
物理学中力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可用SI词头加SI单位构成。例如,千牛(kN)、兆牛(MN)、毫牛(mN)、微牛(μN)等。
N是力的单位,即牛顿,简称牛。国际单位制(SI)中,符号为N。牛顿是一个导出单位(非基本单位),其定义为:作用在1kg物体上,使之产生1m/s²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可知,1N=1kg·m/s²
能使一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m/s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的大小定义为1牛顿。
物理学中,用G=mg求重力,其中G为重力,m为质量,g为常数,约为9.8N/kg。
注:g也是重力加速度,也是常数,约9.8m/s²
g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9.8N/kg=9.8m/s²
推导:9.8N/kg=9.8(kg·m/s²)/kg=9.8m/s²
扩展资料:
在物理中牛顿(Newton,符号为N)是力的公制单位。它是以创立经典力学的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命名。牛顿是一个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它是由kg·m/s²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①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②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同体性: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
③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④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⑤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⑥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都能各自独立产生一个加速度,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