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入哪个海

黄河流入哪个海,第1张

黄河最后流入渤海,共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这九个省(自治区);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就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渤海。 

黄河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同时也属于内水范畴。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东面以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岬经庙岛至山东半岛北端的蓬莱岬的连线与黄海分界。

其它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根据地形地貌,渤海可分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

“黄河入海流”出处

“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古诗云“黄河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的是渤海。

黄河的入海口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最终流入的是渤海。“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内容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黄河入海流”的意思是说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而黄河最终流入渤海。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母亲河”黄河:

黄河是位于我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第五长河和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整个流域的面积将超过75万平方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每年平均径流量可以达到580亿立方米。由于黄河中上游以高原、山地为主,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时候会夹带大量泥沙,使其成为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些泥沙在中下游形成了冲击平原,带来了肥沃的土壤,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绝佳的条件,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了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黄河也被中国人视为“母亲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29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