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麂读音为:huáng jǐ。
黄麂一般指赤麂。赤麂(jǐ)(学名:Muntiacus muntjak):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体长约1米,尾长17-21厘米,体重25-30千克。是孤独活动的动物,习性胆小谨慎,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隐蔽在灌丛中休息。
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丘陵的森林、灌丛。以植物嫩枝、叶、花、果实、农作物为食。
繁殖力强,全年都能交配,孕期210天左右,每胎产一仔,一岁达到性成熟。麂皮是重要的制革原料。分布于中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
赤麂为麂属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重20-33千克,体长 1100毫米左右。雄性具长而向后内弯曲的两叉角,角柄长度居麂类之冠。上颌有粗长向下的犬齿。额腺显著,但泪窝较它种类的鹿小。额部无明显簇毛。
赤麂脸部较为狭长,前额至吻部毛色微黑,自眶下腺至角分叉处每侧有一条较阔而明显的额腺,额腺较长而最后交叉在一起成“v”形。四肢细长。
雄兽有角,单叉型,角短而直向后伸展,角基长、角尖向内弯,二尖相对。雌兽无角,但其额顶与雄兽生角相应部位微有突起,且生着特殊成束的黑毛,如同角茸。
黄麂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黄麂又名小麂,别名山吠鹿,是鹿科麂属动物,是中国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小麂头部为鲜棕色,体毛呈棕褐色,颈背部较深,呈暗褐色,腹面从前胸至肛门周围均为白色。幼兽体毛上具有斑点,它喜欢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取食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喜独居或雌雄同栖,其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
小麂的活动规律和赤麂相似,是昼间活动的动物,同时也以晨曦和傍晚的活动最为频繁,故在这段时间里呼声较多。其叫声虽似犬吠,但音调较高。
生活习性
小麂性很怯懦,且孤癖,营单独生活,很少结群,其活动范围小,经常游荡于其栖处附近,常出没在森林四周或粗长的草丛周围,很少远离其栖息地。它较为胆小,听觉敏锐,略有微小声音即足以惊动它,使敌害难以接近,受惊时,猛撞进高草丛或繁茂的森林中,能巧妙地隐蔽自己而得到保护。
凭着它轻捷行动及灵活的躯干和敏捷的听觉器官,虽则它没有强有力斗争工具,却能巧妙地逃避敌害。小麂觅食活动时非常谨慎,通常很慢的潜行,小麂栖息在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边缘的灌丛、杂草丛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