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鼹怎么读

针鼹怎么读,第1张

【词语】: 针鼹

【拼音】: zhēn yǎn

【解释】: 哺乳动物,象刺猬,身上长着箭状的刺,舌头细长,没有牙齿,卵生。吃昆虫。产在澳洲。

【特点】外形似刺猬,尾很短,体长约40~50厘米。体毛有的变成坚硬的刺,刺间和腹面有细毛。吻尖短而直,外包有角质鞘。无齿,舌细长如线,上有粘液,能伸出口外粘捕食物。腿短,前后肢各有5爪,长而锐利,适于挖掘。

【种类】针鼹科有2属2种,即针鼹Tachygolssus aculeatus(或称短吻针鼹)和原鼹Zaglossus bruijnii(或称长吻针鼹)统称为:echidna。

【分布】针鼹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亚古老的生态环境中。

【寿命】在哺乳动物中,针鼹可以算是一种长寿动物。记录表明,一只针鼹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30年8个月,而在柏林动物园有活到36岁的纪录。美国费城动物园的一只针鼹,从1903年活到1953年,共49年9个月,而且还不知道送到动物园时它的年龄已有多大。由此推断,针鼹的寿命可能超过50年。

1.关于针鼹的知识

针鼹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寒冷时会冬眠。它的体温恒定.

针鼹身上有坚硬的刺,口中无牙,外表象刺猬,针鼹有呈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嘴边,舌长并带粘液,以取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强,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

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或把有倒钩的刺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

针鼹到了繁殖时期,雌兽腹部长出象袋鼠一样的育儿袋,产卵后,用嘴将卵衔入育儿袋中孵化。卵内只有蛋黄,没有蛋白。小兽出世后,留在袋囊中从母亲的毛束下舐吸滴落下来的乳汁。经过50天左右,小兽长大,离开母体,育儿袋也就自然消失了。

针鼹是世界仅有的两种单孔目动物(另一个是鸭嘴兽)之一。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针鼹以蚂蚁和白蚁为食,能帮助树木清除虫害。它们也是卵生哺乳动物,每年5月左右,雌性针鼹的腹部会长出一个临时育儿袋,产下一个白蛋并用嘴把蛋放入育儿袋中进行孵化,幼针鼹出生后就在母亲的口袋里吮吸经母亲毛孔分泌出来的乳汁,7-8周后断奶,母针鼹的育儿袋也随之消失。目前针鼹已是濒临绝种的动物。

针鼹行动笨拙,而且几乎是个瞎子。它们的繁殖能力不强。因为没有牙齿,针鼹的食物仅仅限于那些能够用舌头捉到的动物。然而,它们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在至少八千万年里没有什么改变。针鼹能够成功的生存是有原因的。它们最主要的捕食对象是蚂蚁,而蚂蚁是所有昆虫中生存最成功的一种,它分布在最广泛的地区。针鼹专心致志地以蚂蚁为食。它那象铲子一样粗壮的腿更适合于挖掘而不是行走,正是它们这种笨掘使得它更能适应环境。

针鼹能够同时用四肢挖掘,它把地面上的土刨到身体两边,这样它就可以垂直地往下钻。当针鼹毫无保护的腹部下到地面,它就会用针刺形成一个颇具有效的防护体系,以抵抗任何可能出现的食肉动物的攻击。白蚁也是针鼹喜爱的食物。针鼹能够非常技巧使用它那长长的、坚硬的舌头摸索着深入蚁巢。针鼹会在蚁巢用餐长达半个小时,吞食几千只白蚁。它不能咀嚼,因为它没有咀嚼肌,也没有牙齿,它只能把食物放在舌头的后部压碎。

一天中为了觅食,针鼹要来回徘徊十八公里。针鼹还会专门寻找食肉蚁。这种凶猛的食肉蚂蚁是唯一能够冲破针鼹防线的昆虫,但它对针鼹的伤害并不大,因为针鼹从食肉蚁身上得到的好处要比挨咬的损失大得多。

鸭嘴兽在洞中孵卵,而针鼹则在育儿袋里孵卵。雌针鼹的育儿袋每年发育一次,以盛放后代。孵化出来的小针鼹就在育儿袋里成长,直到浑身是刺为止。刚出生的小针鼹仅重零点四克,刚出生的小针鼹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吃。但是母针鼹没有奶头,当小针鼹 *** 育儿袋内的皮肤时,奶汁就会从特殊的细孔中分泌出来。五十天之后,当小针鼹长好了脊梁骨,雌针鼹就把幼仔推到体外。五个星期之后,小针鼹便能够独立生活了。

针鼹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亚古老的生态环境中。

针鼹是夜行动物,栖息于灌丛、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等地带,白天隐藏在洞穴中。它和刺猬一样,浑身长满长短不一、中空的针刺,不过它的抗敌本领要比刺猬高明。

针鼹身上的针刺十分锐利,且长有倒钩。一旦遇到敌害,针鼹就会背对敌人,它的针刺能脱离针鼹的身体,刺入来犯者的体内。一段时间以后,脱落处又会长出新的针刺。

在御敌时,针鼹还有两个绝招。一个是受到惊吓时,它会像刺猬那样,迅速地把身体蜷缩成球形,使敌人看到的只是一只没头没脑的“刺毛团”,很难下手。再一个是它的四肢短而有力,有五趾或三趾,趾尖是锐利的钩爪,能快速挖土,然后将身体埋入地下,或者钩住树根,或者落入岩石缝中,使对方无法吃掉它。

2.关于鸭嘴兽的知识

鸭嘴兽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单孔目 Monotremata

科: 鸭嘴兽科 Ornithorhynchidae

属: 鸭嘴兽属 Ornithorhynchus

种: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拉丁文学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英名名称:Platypus duckbill,Duckmole

又名: 鸭獭 栖息地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编辑本段]鸭嘴兽特征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

它是最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它的体温很低,而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这是它的“护身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 *** 和 *** ,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幼体有齿,但成体牙床无齿,而由能不断生长的角质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许多隆起的横脊,用以压碎贝类、螺类等软体动物的贝壳,或剁碎其它食物,后方角质板呈平面状,与板相对的扁平小舌有辅助的“咀嚼”作用。

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非常特殊乳汁单孔目动物。它的嘴和脚像鸭子,尾部像海狸,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生蛋的哺乳动物之一(另一种是针鼹),鸭嘴兽没有奶头,但在肚子上有一小袋,内分泌乳汁,小鸭嘴兽靠添乳汁长大。

成年鸭嘴兽长度有 40-50公分,重量雌性在 700-1600克之间,雄性在 1000-2400克之间。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鸭嘴兽生长在河,溪的岸边,它的大多时间都在水里,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在水中游泳时它是闭着眼的,靠电信号及其触觉敏感的鸭嘴寻找在河床底的食物。它以软体虫及小鱼虾为食。

鸭嘴兽生殖是在它的岸边所挖的长隧道内进行的。它一次可最多生三个蛋。六个月后的小鸭嘴兽就得学会独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觅食了。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鸭嘴兽是夜行性生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觅食者,取食时潜入水底,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以及昆虫幼虫和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冬季不活动或冬眠。雌兽挖相当于16米长的涧穴,将卵产于用湿水草筑成的巢内,每产产卵,有时3卵。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兽发育很不完全,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 *** ,成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服食乳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五个月。

3.关于鸭嘴兽的知识

鸭嘴兽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单孔目 Monotremata 科: 鸭嘴兽科 Ornithorhynchidae 属: 鸭嘴兽属 Ornithorhynchus 种: 鸭嘴兽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拉丁文学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英名名称:Platypus duckbill,Duckmole; 又名: 鸭獭 栖息地 现生哺乳类中最原始而奇特的动物。

仅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约克角至南澳大利亚之间,在塔斯马尼亚岛也有栖息。 [编辑本段]鸭嘴兽特征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哺乳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

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它虽被列入哺乳类,但又没有哺乳类动物的完整特征。

是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类,在动物分类学上叫做“原兽类”或称为单孔类卵生哺乳动物。 它是最古老而又十分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2500万年前就出现了。

它本身的构造,提供了哺乳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许多证据。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

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褐色的浓密短毛,脑颅与针鼹相比,较小,大脑呈半球状,光滑无回。

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薄膜似的蹼,酷似鸭足,在行走或挖掘时,蹼反方向褶于掌部。吻部扁平,形似鸭嘴,嘴内有宽的角质牙龈,但没有牙齿,尾大而扁平,占体长的1/4,在水里游泳时起着舵的作用。

它的体温很低,而且能够迅速波动。 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人若受毒距刺伤,即引起剧痛,以至数月才能恢复。

这是它的“护身符”,雌性鸭嘴兽出生时也有毒距,但在长到30厘米时就消失了。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

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母体虽然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

即由母体产卵,像鸟类一样靠母体的温度孵化。母体没有 *** 和 *** ,在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幼体有齿,但成体牙床无齿,而由能不断生长的角质板所代替,板的前方咬合面形成许多隆起的横脊,用以压碎贝类、螺类等软体动物的贝壳,或剁碎其它食物,后方角质板呈平面状,与板相对的扁平小舌有辅助的“咀嚼”作用。 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非常特殊乳汁单孔目动物。

它的嘴和脚像鸭子,尾部像海狸,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生蛋的哺乳动物之一(另一种是针鼹),鸭嘴兽没有奶头,但在肚子上有一小袋,内分泌乳汁,小鸭嘴兽靠添乳汁长大。 成年鸭嘴兽长度有 40-50公分,重量雌性在 700-1600克之间,雄性在 1000-2400克之间。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鸭嘴兽生长在河,溪的岸边,它的大多时间都在水里,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在水中游泳时它是闭着眼的,靠电信号及其触觉敏感的鸭嘴寻找在河床底的食物。

它以软体虫及小鱼虾为食。 鸭嘴兽生殖是在它的岸边所挖的长隧道内进行的。

它一次可最多生三个蛋。六个月后的小鸭嘴兽就得学会独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觅食了。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

鸭嘴兽是夜行性生物,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能潜泳,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

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它是水底觅食者,取食时潜入水底,每次大约有一分钟潜水期,用嘴探索泥里的贝类、蠕虫及甲壳类小动物以及昆虫幼虫和其他多种动物性食物和一些植物。

鸭嘴兽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冬季不活动或冬眠。

雌兽挖相当于16米长的涧穴,将卵产于用湿水草筑成的巢内,每产产卵,有时3卵。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

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兽发育很不完全,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 *** ,成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服食乳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五个月。

4.运用你的生物学知识,说说针鼹最“奇”的地方是什么

针鼹是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生活在澳大利亚各地,寒冷时会冬眠。

它的体温恒定. 针鼹身上有坚硬的刺,口中无牙,外表象刺猬,针鼹有呈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嘴边,舌长并带粘液,以取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强,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 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

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或把有倒钩的刺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

5.针鼹是什么及具体工作原理(最好有图片).(1).针鼹是靠什么力量

针鼹 回[鸟的乐章]目录 发表时间:2005-5-7 22:27:12 [德]贝·克席梅克 法兰克福动物园主任哈克教授发现针鼹是一种产卵的动物,属哺乳动物纲等等。

与他同时,澳大利亚学者维·科杜埃尔在昆士兰发现鸭嘴兽也具有这一特性。 这两项发现终于解决了从1798年起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动物学家之间争论不休的问题。

人们争论不休的是,将这些单孔类动物应放到动物分类系统的什么位置去呢!这一特殊的哺乳动物亚纲总共才只有两个科,即针鼹科和鸭嘴兽科;这两个科的代表只分布在东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塔斯马尼亚。 而且奇怪的是,甚至从来没有发现鸭嘴兽和针鼹祖先的化石。

这些动物的名称是由英国人开始使用的,在其他各国平时也都使用这些名称,可是从学术观看来看,这些名称是不确切的,它更为确切的名称应是鸭嘴鼹。德国人常常把鸭嘴兽和针鼹称作单孔类动物。

这样会引起误会,以为这类动物是不爱干净的。 单孔类这一名称的意思是,这些兽类的肠和尿生殖道的外开口不是各自分开的(不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而是像爬行类和鸟类那样,只有一个泄殖腔。

这种令人反胃的名称无论如何也不应把人吓跑,其实这些动物很爱洁净:如果它们栖息在人类的住地附近,它们绝不会生活在污染的河流里,一定栖息在洁净的饮水塘里。 哈克从袋鼠岛弄到几只针鼹。

因为他知道,有关这类动物的分类地位和繁殖方式问题已争论很久,于是便决定对这些针鼹进行仔细的观察。哈克请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握住悬挂起来的雌针鼹的腿,开始细心地检查它的腹部。

为了更好地叙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最好是援引一段哈克教授自己激动人心的叙述吧: “当我从针鼹腹部的育儿袋里找到一枚卵时,只有动物学家才能了解我当时的那种无比激动的心情!这是一枚完全照规矩产的卵,是谁产的呢?原来是这些哺乳动物产的卵!这一意外的发现多么使我感到惊奇,可真把我弄糊涂了,使得我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最蠢的动作:两个手指一用力,软蛋一下子就捏碎了。 从里面流出无色的液体,看来在雌针鼹被捕之后这段时间里,卵里面的东西已开始分解。

椭圆形的卵长15毫米,直径13毫米;卵壳摸起来像粗羊皮纸似的,很像许多爬行动物的卵壳。” 经过这些调查研究以后,学者们专门为这两类产卵的哺乳类动物划分出单独的亚纲。

它们与爬行动物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眼、脑和骨骼的某些部位(特别是肩带骨)构造上,它们也是只有一个泄殖腔。但不能把单孔类哺乳类动物看作是有袋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祖先。

它们是哺乳动物纲进化发展的一个独立分支,这一分支是沿着自己特殊的途径向前发展进化的。 这些产卵的哺乳动物,雄体的踝部都长有距,而雄鸭嘴兽的距还分泌一种有 *** 性的物质。

有趣的是,为什么鸭嘴兽比针鼹更使人感到兴趣呢?这可能是因为在动物园里几乎看不到鸭嘴兽,或者因为它是世上唯一长有喙的哺乳动物;可是类似针鼹背上有刺的动物并不稀罕。 是否如此,很难说得清楚。

可是针鼹有一个很奇怪的特性(而它那会游水的近亲——鸭嘴兽却没有):针鼹会把刚刚产下的卵送到腹部育儿袋里,如同袋鼠以及其他有袋类将幼仔装在育儿袋里那样,并把它装在育儿袋里孵化7~10天。针鼹的幼仔刚从卵里孵出时,长不过12毫米。

它们舔吃母兽毛上从乳腺流出的很深的浅黄色乳汁。小针鼹在育儿袋里一直生活到背上长出针刺为止,一般是6~8周,体长9~10厘米。

到了这时,母针鼹便把幼仔从育儿袋里掏出,藏到很简单的窝里。长到1岁时,小针鼹已性成熟,体重2。

5~6公斤,背上的针刺长达6厘米。 针鼹的育儿袋是临时性的,到临产期才开始形成。

布拉格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观察到,有些雄针鼹也常出现类似的育儿袋,间隔28天。 针鼹几乎是唯一能活半个多世纪的哺乳动物,还有马可算是一个例外。

一只产自新几内亚的针鼹,在伦敦动物园生活了30年8个月;柏林动物园有一只针鼹活到36岁;美国费城动物园一只澳大利亚针鼹由1903年活到1953年,共49年5个月,还不清楚在送到动物园时它的年龄已多大了呢! 据记载,饲养的针鼹进行繁殖只有过两次,结果也还没有成活。 一次是1908年在柏林动物园,小针鼹活了3个月,另一次是在瑞士巴塞尔动物园。

在自然条件下,针鼹虽然并不爬树;可是在进行人工饲养时,它们倒蛮有能耐,可沿着铁丝网爬到笼子顶上去。不过在下来时就无能为力了,往往是一下掉落到地板上,有时竟然会摔成残废。

针鼹是沉默不语的动物,除了呼味声,再不会发任何声音。不过它们可是些极为出色的“工兵”。

它们能快速掘土,甚至土地很硬也不在乎。用不了10分钟,针鼹就钻入土里藏起身子。

但是在自然条件下,和鸭嘴兽不同,针鼹自己并不做窝,而是利用其他动物的住处。即使针鼹想挖土时,那也只是把身体的下部藏起来,上部露在外面也就算了,因为它总是指望有针刺保护自己。

想把钻进土里的针鼹拉出来,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它用那有力的大爪牢牢抓住土地;两侧的针刺也向上乍了起来,如果你想把手伸到它的腹部下面去,你的手一定会扎出血。

另外,针鼹还会蜷成个圆球形,像我们这里的刺猬一样。针鼹。

6.针鼹的介绍

1针鼹,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针鼹科(Tachyglossidae)动物的统称。外形似刺猬,尾很短,体长约40~50厘米。体毛有的变成坚硬的刺,刺间和腹面有细毛。吻尖短而直,外包有角质鞘。无齿,舌细长如线,上有粘液,能伸出口外粘捕食物。腿短,前后肢各有5爪,长而锐利,适于挖掘。似鼹鼠,多夜间活动,穴居,以白蚁、蚁类和其他虫类为食。1卵生,通常每次仅产1个卵。生殖期雌兽腹面皮肤褶襞成囊状,即临时性的育儿袋。卵在袋中约7~10天孵化。乳区位于育儿袋内。有冬眠现象。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

没有针鼠晏,是针鼹鼠。针鼹鼠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是一种珍奇的动物。

针鼹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针鼹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亚古老的生态环境中。栖息于内陆沙漠地区的灌丛、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等地带,白天隐藏在洞穴中。

针鼹最主要的捕食对象是蚂蚁,蚂蚁是所有昆虫中生存最成功的一种,它分布在最广泛的地区。针鼹专心致志地以蚂蚁为食。它那象铲子一样粗壮的腿更适合于挖掘而不是行走,正是它们这种笨掘使得它更能适应环境。针鼹能够非常技巧使用它那长长的、坚硬的舌头摸索着深入蚁巢。

防御

针鼹的外貌像刺猬,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它们遇到侵害时,这些有倒钩的刺就会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针鼹身上短小而锋利的棘刺是它的护身符。在御敌时,针鼹还有两个绝招。

一个是受到惊吓时,它会像刺猬那样,迅速地把身体蜷缩成球形,使敌人看到的只是一只没头没脑的“刺毛团”,很难下手。再一个是它的四肢短而有力,有五趾或三趾,趾尖是锐利的钩爪,能快速挖土,将身体埋入地下,或者钩住树根,或者落入岩石缝中,使对方无法吃掉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1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