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得了5号病怎么办

猪得了5号病怎么办,第1张

局部性反应,生猪贪睡、高热、不食,同时注射部往往出现肿胀、热痛,以上症状一般情况下可自愈。全身性过敏反应多在注射疫苗后5分钟内出现。主要表现全身出汗、肌肉震颤、体温升高,白毛猪可看出皮肤明显充血发红,呼吸急促,口中流涎,结膜潮红,呆立不动,运动时步态不稳,视力障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肌注0.1%肾上腺素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应视生猪体重而定。一般经过10-20分钟可缓解症状,1-2天连续用药,即可康复。

表现型

1

/2

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经过1个小时左右而死亡。

2

/2

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小时~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天~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

猪五号病怎么治

1

/3

预防: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

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

对于没发病的猪群及时隔离

处于潜在感染的猪群使用河南天行健多抗免肽做紧急预防

2

/3

治疗: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河南天行健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

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

3

/3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河南天行健(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发期,提高牛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

猪瘟 五号病是由五号病毒与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点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病原体:五号病病毒,属RNA型病毒,是种很微小的病毒。

流行病学:病畜和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它们的唾液、粪便、尿液和水泡等排出大量病毒污染周围环境而传播;也可通过飞鸟、蝇类、鼠类、犬猫和人作为传染媒介传播。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本病可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空气成为重要的传染媒介,经呼吸道感染。

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极高,畜群中发病后,经2—3天后,常可波及全群,引起大流行。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达7天左右。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部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口温高,这时口内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停止。水疱经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到正常,糜烂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如继发细菌感染,糜烂会加深,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有时并发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口膜炎和咽炎、胃肠炎,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并迅速发生水疱,很快破溃,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或饲养不当,糜烂部位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化脓、坏死病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严重时蹄匣脱落;如牛疼痛、表现挤奶反抗,时间长时,可以引发乳房炎,泌乳量减少,有时泌乳量损失多达75%,严重时泌乳停止。

防治措施:本病由于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必须高度重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平时应认真贯彻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定期预防接种等,当发现本病后必须迅速采取防制措施,认真贯彻“早、快、严、小”的原则以扑灭本病的流行。“早”就是发现病情要早,“快”就是隔离、消毒、防治要快,“严”就是控制和处理要严,“小”就是要将疫情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要让它扩散。

本病的防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预防消毒工作。

2、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给牛注射五号病弱毒疫苗,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3、认真做好检疫工作,未经检疫的牛一律不准调出或引进。

4、加强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和畜产品交易市场的检疫工作。

5、发生疫情时的措施:

①报告疫情,当发现五号病或疑似五号病病畜时,应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邻近地区及时采取防制措施。

②隔离病畜,对病畜污染的周围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③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点和疫区要实行严格封锁。在封锁期间,疫区内的牲畜应就地圈养,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牛要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死畜应深埋或焚烧

口蹄疫(五号病)

1.流行特点:

病原是口蹄疫病毒,本病的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原。

2.症状:

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泡,水泡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初期水泡仅米粒至绿豆大,后融合于一起达蚕豆至核桃样大,12天后水泡破裂、溃烂或结痂,有的蹄壳脱落,35天后逐渐康复。病初体温40-41℃,减食、出现跛行。

3.剖检可见病变:

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心脏,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此外也可出现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

4.防治:

国家规定,对病猪、带毒猪实行坚决扑杀、作无害化处理。猪场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口蹄疫流行,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一切带入病原的可能性。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4月间对所有猪群进行免疫注射。免疫猪群可采取如下方法 :

方案一:制定合理程序,用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接种。定期用卫康消毒剂消毒

方案二:口蹄疫抗血清0.5ml/kg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局部消炎患处先以队1% 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碘甘油或1%龙胆紫溶液消毒。

方案三:对发病猪场的所有猪用畜禽康肌注,注意一猪一换针头。如有高温,配合长效退热快克注射,效果更佳。配合菌毒快克拌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1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