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两汉时期,人们是称呼秦始皇为“赵政”的,司马迁、刘安、刘向、曹植这样的史学和文学大家都在他们的经典著作里明确了秦国君主姓赵氏这个史实,与秦始皇同时代的陆贾(比秦始皇小20岁,始皇驾崩时他30岁,远比2200年后的你我了解秦始皇吧?)也在自己的文章里写下了“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以赵氏代指秦朝。
不过,事实很吊诡,这么多名家大家的记述敌不过王莽时期一个小吏造成的谬误。此人叫扬雄,是个文艺青年,年轻时模仿司马相如也写了几篇赋,可惜没红。到了晚年又模仿《论 语》写了部《法言》玩政论,影响也不咋的,不过其中的“嬴政”倒是很成功,居然传了下来。当然,“嬴政”也未必是他的发明,按他的一贯的风格可能也只是模仿或沿用当时民间已渐有的这种错称,只不过现在考证到的文字记载数他最早。
这种正不敌谬的事也不算什么稀罕,社会文化范畴的东西往往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有些东西明明错了但一旦多数人接受了也就成了对的。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以前很多多音字,由于多数人搞不清什么时候该念什么,结果现在字典也顺应大数人的错误,把一些错音改成了正音。再比如我们使用的公历与农历,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历法,有各自的传统和计算方法,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搞不清公历与农历的关系,很多人一到元旦就以为要换生肖,如此下去相信再过若干年,可能公历与十二生肖就真的无缝接轨了。同样,古姓与氏由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存,后期发生概念混淆以至于混用,最终姓氏不分、以姓代氏,可能就是发生在汉代那一段时间里的风潮,此时普通民众里也没几个专家学者,多数人已经既弄不清也无所谓姓、氏之分,秦始皇的名字就这样从“赵政”渐渐变成了“嬴政”,并且一谬两千年,甚至现在都还看不到彻底纠正的希望。
秦始皇的名字:嬴政、赵政。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嬴姓,赵氏,名政,所以叫嬴政或赵政都可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是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