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区别于师父,是一个名词,对有专门有手艺的工匠的尊称,也是现代人对陌生男性劳动者的敬称。师父基本只用于武术、戏剧等传统技艺领域,也有对出家法师(僧人、尼姑、道士的尊称)。
师傅,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指老师的。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的老师。“师父”的称呼,是在唐代出现的。唐朝以后,“师父”开始用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师父和师傅的区别是:
1、出现时间不同。“师傅”一词更早出现,本义即老师。但自秦汉时期起,“师傅”一词演变为专指帝王之师,即太师和太傅的统称。“师父”一词或自唐代起流传,基本含义即老师,也用于对出家人的尊称。
2、含义不同。师傅和师父都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但师父具有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关于拜师的道理:
关于拜师的道理,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今天说的拜师,就是拜师学艺,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和拜本师出家是两回事。出家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
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
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邀请附近宫观的有德行的三、四个,或者七,八个道长,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然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
“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这个师傅,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
现如今,不少同修,仍常把师父作师傅称呼,其实,这一点是为不妥。我们都知道,在皈依三宝之前,还得皈依金刚上师。上师是我们皈依的金刚慈父,在称谓上,应该严谨一些为好,应当称为师父,或金刚慈父、至尊如意宝等等。
师父是我们终身依靠的恩师,如同慈父一样,而不是等同于世间一般传艺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