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预审办理流程

用地预审办理流程,第1张

法律分析

土地预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到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二、受理。责任单位为地籍规划股,对申报材料准备齐全的,收件并组织材料;如果申报材料没有准备齐全的,那么将退件并通知补全。

三、勘测定界责任单位为勘测定界机构的,则要勘测定界项目的占地情况。

四、审查。主要审查建设项目选择的地址,有没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没有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建设项目用地的规模,有无符合相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的初步方案是否可行等等。

五、局领导逐级进行审批。

六、还要出具审查的意见。

法律依据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土地预审是土地审批手续的一部分,是土地审批的开端。土地预审是向国土部门提交建设用地预审申请表和申请报告,由国土部门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初步审查。土地预审通过后,建设项目才可以进行立项等后续报批手续。土地审批是从建设项目用地审申请到颁发土地使用权证的一整套手续。包括土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征地报批等手续。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用地预审是指相关部门在建筑项目的审查、核对以及备案时期,依法对该项目所涉及的土地资源利用事项进行审查。同时在审查时也要注意提交相关的资料,这样整个审查工序才能更加顺畅。

用地预审受理以及办理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收件与受理

对于符合要求的用地来说,它需要提交申请以及提供相关的附件材料,相关部门需要给予接受并转入到受理的模式,如果说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当在收件之日起的第五个工作日告知申请者。如果逾期没有通知的话,将会被视为受理,这时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补充所需材料,收件日期一般是以补充材料齐全的日期为准。

2、办理与办结

对于符合要求的用地来说,他需要提供预审申请以及相关的财力,相关部门通常在受理起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就会完成相关的审查工作,并且提出相关的预审意见。

法律依据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第三条 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4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