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大都督周瑜是什么官职,希望能帮到你。
大都督周瑜是什么官职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 天下 ”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人物生平
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人移居舒县[3] 。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交好。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4]
丹阳借兵主词条:孙策平江东之战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3] 。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正好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我有了你,事就成了。”[6]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南京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南京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平二年(195年),逼走刘繇。当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我用这支队伍攻取吴郡、会稽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回去镇守丹阳。”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7]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8-9]
官居要职
因庐江一带,士民向来佩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要攻打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十二月,孙策率周瑜孙权等人攻破皖城,虏获袁术刘勋家人及他们部下的男女亲族。其中桥公二女皆国色天姿。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接着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8]
安邦重臣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孙权统业时,年龄尚小,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张昭和周瑜等人认为孙权能与他们一起成就大业,所以倾心服侍他[13] 。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14] 当时孙权只是,宾客礼节都很简单,唯独周瑜用君臣的礼节表达对孙权的支持[15] 。又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16] 曹 *** 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在建安七年(202年),下书责令孙权,让孙权把儿子送到曹 *** 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 *** 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 *** 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 *** 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 *** 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 *** 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自焚,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1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 *** 送人质。[18] 孙权每次下赐周瑜,一年到头都有一百件衣服,当时没有那个将领能与周瑜相比[19] 。对于孙氏,周瑜也说得上忠贞不二。《江表传》记载,曹 *** 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曾派善于辩说的蒋干前去游说周瑜, 周瑜既十分坚决的回绝了蒋干。天下的士人,因此愈加佩服周瑜。不久黄祖的将领甘宁前来归降,周瑜和吕蒙一起推荐他,因此受到了孙权的重用[20]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伐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军反击,俘虏了邓龙。[21]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 *** 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 *** 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本意与曹 *** 一战,向下询问计策。然而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重臣谋士张昭和秦松更是支持投降曹 *** 。于是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 *** 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先是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天气寒冷,马没有草吃北方人惯习陆战不擅水战,水土不服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 *** 的后患。既而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孙权感叹道:“曹 *** 想要废汉自立很久了,只是忌讳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只留下我,我和曹 *** 势不两立,你所说的话甚合我意,这是天把你赐给我了!”孙权最终下定决心,拔剑砍掉桌子一角,说:“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就像这个桌子一样!”[22]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 *** 军因有 疾病 ,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 *** 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23] ,双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24] ,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25] 。曹 *** 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 *** 北还南郡。[26]
命陨巴丘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 *** 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在周瑜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30]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8] 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周瑜的江东大都督职位,换算下来大概是现在的军队之官。但是当时周瑜这个都督,是没有实权的。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在魏晋之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
周朝那会好像还没有都督。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最早始于汉朝。具体解释如下:
一、汉末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谓吕范以孙策军中“纲纪犹有不整者”,自愿暂领都督。孙策不肯,谓“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碎事?”终以吕范坚持,乃“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厅”。据此都督所司极繁杂。
二、三国初年始为领兵将帅的官号。俗传周瑜为大都督非事实。汉末领兵官多称督,驻一地者为某地督,攻城者为升城督,领某部者为某部督。后渐以大督、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等为统率诸军者的官号。魏黄初二年(221),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为设大都督之始。建安二十一年(216),始有都督诸军事。黄初三年,魏始置都督中外诸军事。两晋、南北朝均以以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为统帅的称号。后世南宋也有以宰相充都督,或以执政充同都督及督视军马等,总领兵马,均为临时统帅的称号。元大都督府大都督则专领左右钦察卫军。
三、地方军政长官。都督诸州军事,始见于曹丕即魏王位时,以曹真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后渐多,偶有兼领刺史者。西晋初,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惠帝时遂兼任。自此都督诸州军事常兼驻地的州刺史,并总揽本地区军民之政。南北朝沿袭。东魏、北齐时,此职为“行台”取代,虽仍有都督诸州军事之官,并不多设。北周及隋,改为总管。唐初为总管,旋改大都督、都督。
大都督多由亲遥领,边地重镇,另加旌节,称节度使。景云二年(711),以驾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后至辛亥革命前无以都督为地方军政长官者。
被后世狂贬的周瑜在这几年中,人们渐渐的有所改变了,因为这两年不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了,没有电视剧的剧情的影响人们再谈起周瑜时就不会只想起他被气得吐血身亡的画面了。
我们都知道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和三国历史上的周瑜是有所差异的,正史中的周瑜是江东帅气又智慧的年轻才俊,和孙家两位从小一起长大,是嘴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不像其他的官二代那样做一个顽固子弟,周瑜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报复,并且人又特别的帅,不然也不会被绝色美女小乔看上。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遭到了黑化,原因有这样几点:
1、三国演义内容更偏向刘备,诸葛亮是刘备的亲信,所以,要有对比也有好看的剧情,就会拿诸葛亮和周瑜做对比,再加上周瑜在历史上也是早亡,就更有料可写了。
都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的吐血而亡,说周瑜小气!但是怎么没有想到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人地盘,是不是有点下作啊?!
2、周瑜根本就不是被气死的!盲目信了诸葛亮这个两面三刀的人,去和曹 *** 作战,结果中了箭伤!在古代,除非华佗诊治的外伤有可能会痊愈,这箭中在了胸口,任是神人也没有办法康复的啊!
周瑜又心系当时江东的局势,再加上自己要是走了,孙权又少了个得力的帮手,周瑜也是责任心重啊!
所以,多看看历史书,不要以电视剧或者小说就判断一个历史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