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是什么农作物?

粟是什么农作物?,第1张

粟的本义是指谷类的果实,是我国本土化的农作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植农作物之一。

粟在中国北方通称谷子,籽实去壳以后,叫作小米。粟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

由于谷子具有耐旱、抗贫瘠等特性,生产相同重量的粮食,谷子的需水量只有玉米的1/3、小麦的1/2、水稻的1/5。因此在科技落后,农作物产量有限的古代,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量种植粟、黍也标志着中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开端,开启了以五谷(稷、麦、稻、黍、菽)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华夏文明的孕育、发展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粟的起源

作物的起源,基本上是从原始的、野生的“草”来的,谷子也是如此。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介绍,我国栽培的谷子,并非由国外传入,而是由我国的青狗尾草经人工驯化而来。古人发现了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从中选择具有“穗大、不落粒、分藤少”等对人类有利变异的个体,进行特殊培育,将这些优良性状稳定地传递下去。

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驯化改良过程,狗尾草逐渐变成了植株高大、分蘖少、不落粒、籽粒大的谷子。实现了从狗尾巴草到农家品种,再到今天栽培种的一个过程。谷子驯化出来后,先民逐渐形成了以种谷子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生活方式,并开始饲喂家猪、家狗、家鸡等畜禽。人类从渔猎采集时代,正向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

1、粟,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sù,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植物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

2、在古汉语中,凡常见的农作物粮食一般都可以作为粮食或者谷物的泛称,“粟”实际也有这个功能;

3、“粟”的颗粒小,因此又被用来指称细小的东西;“粟”还是古代度量单位名;由于“粟”可以用作容器,又是粮食的总称古时官员领取的俸禄就是粮食,所以“粟”又可引申出俸禄一义来。

粟的读音是sù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粟,嘉谷实也。——《说文》

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旧唐书·食货志下》

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粟的组词有如下罂粟 ,起粟,芒粟,稻粟,公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5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