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是什么?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是什么?,第1张

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如下:

《孔乙己》中,咸亨酒店聚集一帮看客,他们以取笑孔乙己为乐事,就是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同情。鲁迅写道:“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一帮冷漠的看客跃然纸上 。

《药》中,作者通过华老栓的眼睛,描写看客们如何专注的观看杀人,革命者们悲壮的死和看 客们的麻木不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阿Q正传》中, 阿Q临刑前游街示众,周围是“张着嘴的看客”、“蚂蚁似的人”,而那些喝彩的人们“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看客们看着阿Q赴刑场,却充满了兴奋,让人不可理喻。

《祝福》中,当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和大家哭诉“儿子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时,“男人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的话,便特意来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看客们喜欢来听祥林嫂讲不幸的经历,完全不是出于对她的同情,而是内心的空虚。

《示众》则是看客的群像速写。 鲁迅通过“首善之区”街头“示众”场景的白描,写出了街头社会各色人物的生动剪影,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看客”的群像。并且《示众》发生在一个“首善之城”的大都市,时代不是清末,而是民国。

看客的特点:

看客的一大特征就是:他们于是喜欢凑热闹,没有自己的思想,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孔乙己在科场失意,那些看客们,大部分人连科举考试也没参加过,却在嘲讽孔乙己,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

“看客”们的麻木与冷漠,他们造成的悲剧,都让人心惊。对于“看客”现象,鲁迅一直予以最犀利的批判。《论‘人言可畏’》中,鲁迅讲了一件事情,明星阮玲玉因为报纸上记载的各种流言,承受不住压力,自杀了。这一件事情,给了鲁迅很大的刺激。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

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这一具有动态展示的场景,特别是对“看客”“赏鉴”杀人的心态进行“聚光”拍摄的特写镜头,实在令人叫绝。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看客”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些话语句句带刺,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看客”们的冷漠。

《祝福》中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阿Q正传》,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瘌疮疤,便“玩笑”他来了。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地说“嗨,亮起来了。”见阿Q怒目而视,他们又发话道:“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事情到最后,他们还玩得不过瘾,终将阿Q碰了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透过以上对“看客”描写的简析,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看客”形象用的不是工笔,而是略笔,仅管是粗线条淡淡的似乎是满不经意的勾画,但所刻画出来的形象却是非常逼真,非常鲜明,非常典型的,活画出一幅幅芸芸众生像,使我们见到了一群病态的灵魂。

鲁迅先生以其伟大人格和崇高感情对“看客”进行了道德的审判和情感的否定,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看客”的灵魂进行了严厉的解剖和深刻的展示。一方面不仅使我们了解丑,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丑之为丑”,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病态在阳光下得以曝光,从而使我们感受到了一颗为民族疮痍而颤抖的心。

扩展资料:

看客现象原因分析

一般地说,“看客”的目的是“明哲保身”,但事实证明其得到的结果却往往相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个人利益总是寓于整体利益之中的,公与私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古人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党的肌体上的一个细胞。社会的道德风气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成败,既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兴衰和党的存亡,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祸福和得失。

滋生“看客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纠正和消除种种不道德行为缺乏信心。在一些人看来,在当今的现实中,人情冷漠也好,腐败行为也好,不正之风也好,还是其他社会弊病也好,年深日久、盘根错节。

“人人都这样”,似乎已经成了无方可医的顽症,自己人微言轻,心有余而力不足,干脆也不必 *** 那份心、出那份力了。这种对道德建设形势的认识是片面的,由此而产生的悲观情绪是要不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看客

百度百科—看客现象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所写的文章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文学的奠基石之一。他的文章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鲁迅已经是一种神圣的存在。而在他的笔下经常有这样一群人,将当时老百姓阶层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群体就是“看客”。鲁迅笔下的这群“看客”在他看来,虽然身体健全,但是思想确实残缺的。

鲁迅在《呐喊》里面曾经说过: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先生一开始是学艺的,但是他去到东京已经仙台之后,深刻了解到学医是救不了当时的中国人,对于当时的留学生那种醉生梦死是相当痛恨的。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医术来治疗,但是如果思想出了问题,那么学医也是救不了的。这群人就是他笔下的“看客”。

也正是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弃医从文。这些“看客”大部分是生活在生活的底层,他们一直被生活被社会所剥削着、压迫着、奴役着。所以他们对于人生是看不到希望的。他们深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变得麻木不仁,对于他人被迫害的事情,他们更加乐于去看到,也只是去看,却从来不会做出什么改变的行动。

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有着这些所谓的看客,尤其是如今网络技术发达,人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渐渐地也就变得冷淡,对于他人的不幸他们是十分冷漠的,甚至发出不恰当的评论。这些就是如今现代所存在的“看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5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