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全诗是什么?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全诗是什么?,第1张

出自韦应物的《简卢陟》,全诗是: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译文

人生就像高雅的乐曲,却难遇懂得欣赏的人

在悲伤不安的羁旅中,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滨。

涧树沾满清晨的雨露,山鸟悲啼着春色将暮。

我只有这一瓢酒,愿能慰解这一路艰辛劳顿。

扩展资料:

开篇“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二句,便流露出世无知音的落寞情怀。“白雪曲”即“阳春白雪”,指高深典雅的曲调。所谓“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越是高深的音乐,懂的人也就越少。人生也是如此,品性高洁的人,总会有知音难觅的遗憾。

在古人心中,知音不单指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朋友;更指那些赏识自己、重视自己的伯乐。怀才不遇,遇不上的是给自己施展才华机会的人。所以,作者只能“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在军队中做一个无名小卒,在漂泊中潦倒一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卢陟

这是东坡先生信奉的人生哲学。“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他一生追寻的真正快乐,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完善,这和酒囊饭袋沉湎于物欲的满足之中,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东坡先生这样,愿意与别人同享快乐的。而且,从给予别人物质的快乐中,去追求自己精神上快乐的人,那就更少更少了。世俗的功利之心,严酷的竞争行为,小市民的现实主义,以及快乐的不可多得,势必造成这样的紧张状态:如果有一杯酒,宁可独饮自斟;如果有一口饭,不希望出现第二张嘴;如果是快乐,最好不要有人分享。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有一瓢酒,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出自唐代韦应物《简卢陟》。

原诗:

《简卢陟》唐代: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释义:

可惜这《白雪》古曲,没有遇到它的知音。

我因为军事而忙碌不安,在淮海边蹉跎流离。

山涧的树上还有晨雨,山鸟在剩余的春天里鸣叫。

我有一瓢酒,可以用来慰藉奔波的生活。

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扩展资料:

韦应物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初读之下,韦应物这首诗可能可以理解为:你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世人大多只能欣赏下里巴人,因此没有人赏识你。结果你栖栖遑遑,流落行伍。兵役结束回来后,继续没着没落,在淮海之滨蹉跎岁月,不能有所作为。

于是,你栖居山涧,日日看带着朝雨的春树、听鸟的欢快鸣唱。来吧,我这里备有酒酌,欢迎你前来。我们把酒言笑,你应能忘怀眼前的失意,在诗酒快意中重新领会生命的意义。

韦应物诗写得平淡而高古,简朴而情深动人。这首诗每一句都不啰嗦,可谓平淡而简朴,但是馀意不尽。末尾两句更是情在言外,深挚而淡雅。顺便说到,以结尾这两句为端绪加以续写,是可能接续韦诗深远意趣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卢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6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