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 *** 作

什么是互 *** 作,第1张

所谓的互 *** 作是指一种能力,使得分布的控制系统设备通过相关信息的数字交换,能够协调工作,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传统上互 *** 作是指“不同平台或编程语言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的能力(Interoperability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and share data across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platforms)”。为了达到“平台或编程语言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的目的,需要包括硬件、网络、 *** 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数据格式、数据语义等不同层次的互 *** 作,问题涉及运行环境、体系结构、应用流程、安全管理、 *** 作控制、实现技术、数据模型等。

个人理解:互就是交互,信息交互、数据交互,形成共享机制; *** 作指的是本系统之间的控制 *** 作和多系统之间的联动 *** 作,形成一套 *** 作流程或 *** 作规范。通过互 *** 作,使资源配比优化,系统自身之间和多个系统之间达到工作效率和利用率的最大化。

如果要把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数据提供给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共享,会碰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数据格式的共享和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 *** 作。

虽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技术发展上应领先于GIS软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可以在不同 *** 作系统、不同级别、不同领域的应用中一统天下,即使像Oracle这样的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GIS软件也是如此。

早期的GIS技术的数据共享与互 *** 作主要采用数据格式直接转换方法,而不同GIS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往往会造成一定的信息损失,如MapInfo的Tab文件转换到Arc/Info的Coverage会丢失线型、颜色等与显示有关的属性。更为严重的是,Arc/Info采用拓扑数据结构,Maplnfo数据则是非拓扑数据结构,转换之后还需要进行拓扑重建等大量处理工作。近年来,通过空间数据转换标准的中介达到信息共享的方法也被许多国家和组织普遍采用,例如美国的SDTS、北约的DIGEST、英国的NTF,欧洲标准委员会的ETF等。我国在这方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中国的地球空间数据转换标准VCT,现在已被国土资源部的相关信息化标准引用。但这种转换方法仍然过于繁琐,而且只关心数据格式本身,不对原有的信息概念模型进行理解,因此不能保证信息接收者与信息拥有者之间的沟通,有可能使同一数据得到不同信息内涵(黄裕霞等,2001)。现在惟一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中间件”的方式,在遵循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统一数据模型和空间数据 *** 作API函数,即制定地理技术互 *** 作规程。例如OGC(OpenGIS Consortium)制定了Open Geodata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OGIS)。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不同的软件来 *** 作对方的数据,实现不同系统间、不同数据结构、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动态调用,真正实现同构或异构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开放存取,从而实现地理信息共享(龚健雅,1999)。

本次数据建库和系统开发就采用了 ArcSDE(空间库数据引擎)这一“中间件”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共享与交换问题。由于其所支持的数据格式与OGC颁布的规范(Simple Feature Specification for SQL)相一致,尽管不同的客户所采用的DBMS在数据模型、物理实现等诸多方面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仍可通过ArcSDE符合工业标准的API,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将所需的空间数据集成到自己的应用工程中去(ESRI,2001)。

地理数据互 *** 作

地理数据互 *** 作是指通过规范接口自由处理所有种类地理数据的能力和在GIS 软件平台通过网络处理地理数据的能力。开放的地理数据互 *** 作规范———OpenGIS(Open Geo ndata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 是由OGC(Open GIS Consortium) 提出的有关地理信息互 *** 作的框架和相关标准和规范。OGIS 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开放的地理数据模型, 开放的服务模型和信息群模型。在OGIS 互 *** 作框架下, OGC 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抽象规范和实现规范用于指导应用GIS 互 *** 作的构建,从标准的格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介绍了14 个主题,

后者是与抽象规程具体实现相关的11 个主题[7n9] 。通过遵循抽象规程和实现规程, 支持一种公开透明的格式表达, 数据产品才会有更多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数据共享和知识挖掘,最终消除地理信息流通领域中的信息孤岛。

参考资料:地理信息共享与互 *** 作框架研究 张书亮, 陶 陶, 闾国年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7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