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怎么做?

风筝怎么做?,第1张

风筝的做法:首先我们先要准备的材料有,尼龙线、竹子、报纸或皮纸、浆糊、小刀。

除此之外还有:

1、用小刀把竹子削成扁形,共四条{以 两条80CM,一条90CM,一条30CM为例。

2、用尼龙线把四根竹子扎成三角形,成雨伞模型。

3、把风筝模型放在报纸上,然后用小刀划出三角形,注意划出来的模型要比风筝框架多出5个毫米左右,方便后工序。

4、把多出来的纸折回来抱住竹子,用浆糊粘住。

5、用线绳在中间十字形竹子上系上打结,系成上短下长的提线,成一个直径两厘米的线环,再系上放线。

6、把报纸折成5CM大的纸条,用小刀划开。

7、把纸条用浆糊粘住后在粘在风筝尾巴上就OK啦。

用高粱杆的皮,竹子的皮芯宣纸,浆糊等自制风筝。一方白纸四周加上竹子芯,接上三条长长尾巴小风一吹飞上几百米高空之上。入门了就提高水平制作沙燕,先扎制竹架再糊制宣纸。而后在画上美图关健是要捆绑好耍线让它平稳。

也有金鱼,三角,龙,金猴,各种各样的风筝千奇百样。每年还有国际风筝节更是百花奇放,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竹子扎制宫灯,风筝的习俗,制做好看的油纸伞,制作精美的鸟笼子,蝈蝈笼子,精着竹芯扇子,让手工艺品发扬光大。

民族工艺品不失传,让它有接班人有人接着传承民族文化。不可再造的文化精神,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风筝的做法步骤如下:

做风筝的步骤:

1、准备报纸、竹丝、小刀、胶布、细线

2、削竹,根据风筝的需要削成风筝的骨架。

3、在细线或纸涂上浆糊将竹篾扎制成风筝骨架。

4、根据骨架和风筝的轮廓把骨架裱糊在报纸上,并裁出风筝的样子。

拓展资料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方法二:

本篇经验分享一个手工,风筝的做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工具/原料:风筝纸、竹子或者木条、尼龙绳

1、首先准备一张韧性好、薄且轻的纸,长50厘米、宽30厘米。制作传统风筝所用的纸一般就是就用棉纸、宣纸、皮纸等。

2、然后将纸折成菱形,或者画一个菱状,将多余的地部分剪掉,使纸变成菱状。可以看到,这个菱形(钻石形)的底部15厘米,而上部为35厘米。

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准备一张卡纸;

2、然后将纸像下图一样对折;

3、下一步再对折后的纸上画一条线,如下图所示;

4、然后沿着所画的线折。

5、在折纸的另一面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折。

6、下图是折好后的样子;

7、下一步用胶带固定2个"翅膀";

8、接着把木支架也固定在上面;

9、然后固定好风筝的背面。

10、接着做一个风筝线的连接口。先用剪刀钻洞,注意洞不要离边缘太近,然后用胶带把它粘住,再用针或者其他比较尖的东西穿孔,用来穿风筝线;

11、做一个尾巴稳定风筝作用;

12、风筝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8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