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自尽是什么意思?

吞金自尽是什么意思?,第1张

吞金自尽,就是吞下金子或金首饰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黄金的密度很大,如果吞的黄金比较多,黄金下坠压迫肠道,既不能消化也无法排出体外,引发消化道梗阻,还有可能撑破肠道。由于黄金无毒,一时之间不会致人死亡,吞金者将会被剧烈的疼痛慢慢折磨致死。

扩展资料

在古代历史中,最常看到三种自尽方式:上吊、喝毒药、吞金自杀。

在古典小说《红楼梦》里,尤二姐面对凤姐恶毒的奸计折磨和胎儿被打掉的双重打击,绝望地吞金自尽,结束了令人唏嘘的一生。

《红楼梦》第69回写道:尤二姐心下自思:“病已成势,料定必不能好。况胎已打下,无可悬心,不如一死,倒还干净。常听见人说,生金子可以坠死,岂不比上吊自刎又干净”。想毕,拃挣起来,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恨命含泪吞入口中....ㄚ鬟急推房门进来看时,却见她穿戴得整整齐齐,已死在炕上。

吞金自杀这种死法并不是那么容易,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死法最常见的还是在影视剧中,就如同《红楼梦》中尤二姐自杀,《延禧攻略》中傅恒的丫鬟青莲自杀,都是吞金自尽的。

吞金为什么会死?其实并不是金子有毒,而是金子的比重太大,吞下肚后可以造成胃下垂或局部坏死穿孔,导致死亡。一般吞下超过10克的金子,就可能造成致命伤害。

古时吞金死亡的说法

1.吞金是一种物理自杀方法。利用金的重量坠破肚肠引发腹腔感染而死,这是一种很痛苦的死法。

黄金对于人是一点毒性都没有,只是黄金比重大,下坠压迫肠道,不能排出,而一时又不会致命,吞金者是疼痛难忍折磨而死。所以吞金求死在记载中属于稀有种类,不是平民百姓所能够享受到的。

2.金是重金属,我们也知道引起蛋白质变性的一个因素是重金属,如果重金属和蛋白质结合造成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以后就造成肌体很多生化反应不能完成,生理功能不能发挥,因此就会造成死亡。

3.金不是常说的那种重金属,并且没有辐射。化学性质也十分稳定,不溶于强酸(王水除外)或强碱,也不与蛋白质反应,不会引起所谓的蛋白质变性。

所以吞金会死人这种说法基本没有科学道理,当然如果你吞很大一块金子下去也是会死的,如同你吞很大一块石头下去一样,撑死。

4.过去的吞金是指水银,那水银倒的确有毒性,水银进入食道会造成汞中毒。

另外要指出一点,古文中的金很多时候代指金属。比如我们说历史上的金石并用时代,就是指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阶段,这里的金可以理解为铜。

然后看史书中关于货币的记载有黄金、白金、赤金,其实就是指黄金、白银和铜。在夏商周时期,青铜被叫做金还是比较普遍的,而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被叫做“金文”。

后来新朝王莽时期铸造过一款钱币“国宝金匮直万”,而当时史书记载:此钱可易金千两!其实这里的金也是铜,指得是值一万个铜制钱。

西汉《史记平准书》:“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当时主流货币还是以制钱为主,但那时候黄金已经出现。

时间的推移,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作为财富象征和支付手段的黄金显得越来越稀缺。黄金至唐以后才真正的大行其道。

在清朝如果说“一金”,不带单位,就是一两白银,如果带单位,说“一两黄金”,那就是黄金。从清末到民国,“一金”就指一个银元了。

对于吞金自杀的人,无论自杀的方式是哪一种,给人的感觉都不是最好的死法,选择吞金自杀的人应该是这两种人,一种就是脑子有病或者当时的环境下只有这一种能致死的办法,另一种就是守财奴,他们死也要把自己钱财带到棺材中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838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